

平凡的人,伟大的人
文/刘云奇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一个上门女婿。他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王福文。
王福文的原籍是承德人,复员军人,今年62岁。复员后,经人介绍与石家庄市鹿泉区李村镇灰壁村武俊芳结婚。婚后,他们和和睦睦过着平凡的日子,尊老爱幼,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
王福文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除了种好队里分的责任田外,他养起了羊,一养就是二十多年,上午到地里干农活,下午赶着一群羊去放羊。回家后对待两位老人,就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问寒问暖。有好吃的,首先让老人吃,他的一举一动,得到了村民们极高的评价。丈母娘十年前去世,他看着孤单的老丈人,更加细心体贴的照顾。

王福文和妻子武俊芳起早贪黑的为生活打拼。育有三个儿子,在农村,三个儿子的压力大如山。随着三个儿子的长大,他们肩上的重担越来越重。然而,他们时时刻刻把老人的生活放在心上。不认老人受一丁点委屈。老人对上门女婿王福文的付出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也尽最大的努力给家庭增添一份力量。三个孙子的成长老人也付出了心血。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全家人共同的努力,这是最好的见证。
转眼间,三个儿子长大了,到了结婚的年龄,可他家就一处房子。三个儿子陆续结了婚。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四世同堂,上有一个八旬老人,下有三个儿子及三个媳妇和他们的几个孙子孙女,十几个人住在一个庭院里,吃这一锅饭,生活在一起,这是何等的不易。然而,王福文这位平凡的父亲,孝敬老人的精神感动着他的儿子,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没有吵过一句嘴,生过一次气。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老祖宗的话预示后人,要孝敬老人,只有孝敬老人,这才是大善。一个家庭就好像一棵大树,老人是根,子女是枝叶,只有根壮大了,枝叶才能繁茂。老祖宗的话是富有深刻哲理的。王福文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可是他有一颗孝心,他的大家庭和睦幸福,三个儿子事业有成,这不正体现了“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含义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8年8月王福文的老丈人病了,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行走,不能吃饭,不能说话。王福文把羊卖了,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每天,他用轮椅推着老人,到村外的路上转转,老人流口水他就用毛巾轻轻地擦掉。
老人的一日三餐都要用破壁机打成粥,一口一口的喂,晚上王福文还要用温热的毛巾给老人擦遍全身,给老人盖好被子,让他睡觉。
两年来,王福文孝敬老人的行为很多人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不是亲儿子,胜似亲儿子。有人说:“福文,你可烙上好名了,咱们村都知道你是个孝顺的人。”王福文听了这句话,憨厚的说:“我不是为了好名声才这样做,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这是多么朴实的话语,“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然而,确实感人肺腑。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王福文几十年来,一直孝敬着老人。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是一个上门女婿,他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然而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颗善良的心闪耀着光芒,照亮了周围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孝道。孝道是值得传承的,是值得发扬光大的。愿天下所有儿女孝顺都孝敬父母,让他们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王福文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他的平凡中不就蕴含着伟大吗?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老祖宗的话预示着后人,要孝敬老人,只有孝敬老人,这才是大善。一个家庭就好像一棵大树,老人是根,子女是枝叶,只有根壮大了,枝叶才能繁茂。老祖宗的话是富有深刻哲理的。王福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可是他有一颗孝心,他的孝心赢得了大家庭和睦幸福。现在,三个儿子都有自己的事业,老大老二在城里开着几个水果店,老三在镇上开着烟酒批发商店,他们的生意都是红红火火。善因结善果,王福文的善举感动着周围的人。
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平凡的人,每天做着平凡的事,然而,这些平凡的事,正验证了平凡中的伟大。王福文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他对老丈人的孝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作者简介:刘云奇,退休教师,河北文学艺术协会会员,石家庄作家协会会员鹿泉区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作品有多个公众号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