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九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甘肃省分会10多位作家,满怀火热的创作激情,一路往东,向着美丽乡村——环县八珠塬进发。
车子在山路弯弯的柏油路上奔跑,把一座座大山、一条条沟壑、一个个崾岘丢到脑后。刚刚下过小雨,公路两旁山坡上覆盖着赏心悦目的绿色。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像被绿油涂上了彩,连雨点落上去也被染绿了。
不到一个时辰,环县最宽展的塬——八珠塬展现在眼前。
透过车窗观景,一座座院落,一个个民居,一缕缕青烟,嵌在山弯,立在山脊,倚在田边,构成了一幅唯美的山水画。成片的糜子、荞麦、谷子、玉米、黄豆,有的已收割,沉甸甸的捆子堆成密密麻麻的小垛;有的正在收割,田拢里穿梭着村民忙碌的身影。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下车后,随着讲解员小张的脚步,我们首先参观了“明珠广场”,感悟了八珠美丽小城镇的风采。接着登上了“八珠花海”观景台。放眼望去,铺天盖地的花卉,一朵朵、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红的如火,黄的似金,紫的像霞,白的如雪......把秋天染得五彩斑斓,又把作者的眼睛勾画成了一条线。


漫步在花丛中,万寿菊、大丽花、小丽花、薰衣草、月季、翠菊......还有不知名的花儿竞相开放,个个像刚出浴的少女,清秀雅洁,妩媚可爱,美的摄人心魄。
万寿菊开得正艳,金黄灿灿的花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每一朵都显得那么鲜艳夺目。蝴蝶醉了,在花蕊中摇摇晃晃。蜜蜂醉了,在花瓣上一动不动。我也醉了,将耳朵贴近花朵儿,聆听花儿喃喃私语,她瞬间融化了我心中的小河,把秋风吹进了我的心灵深处。
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对情侣走了过来,男士笑微微宠着女士,由着她的性子撒娇。女士走走停停,滴滴溜溜,不时变换张扬的姿势和摆法,让男士为她抓拍,还频频发往快手直播。一对老夫妇拉着小狗,一边漫步一边说笑。几位少妇领着孩童,孩童头上戴着花蔓编织的圈儿,圈上插着花儿,手里舞动了花儿,宛如花仙子下凡。
“乡村乐园”聚集了好多游客。这边,海盗船舱里,一群孩子嬉嬉闹闹,往来穿梭。那边,网红桥上,几十位游客随着动感音乐左摇右晃,男人的欢笑、女人的尖叫不时响彻云霄。滚滚筒、蹦蹦床、跷跷板、摇摇乐、旋转吊篮......都挤满了大人和孩子。“美呆了!”“太好玩了!”的赞叹声不绝于耳。
跟着游人缓缓前行,不觉与光头强撞了个满怀。抬眼看,光头强咧着嘴傻笑,熊大、熊二在不远处招手致意。带着浓浓兴致,走进了光头强的木屋,一张陈旧的桌子上摆放着黑白电视机、洋瓷杯、烟斗、电灯,墙面上挂着工作服、安全帽,地上堆放着工具箱、锯子、斧头等,熟悉的物件让我瞬间回到了动画片《熊出没》的场景里,让我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八珠传说更为离奇。讲解员小张说:很久以前,八珠塬口子淌有个地峡,夜间闪烁着奇异光彩。一喇嘛路过得知这一信息,偷偷跑到地峡处观看,果然有绿光闪烁,便挖了个洞钻了进去,结果什么也没找到。他正在纳闷,忽而望见不远处一农舍鸡架上闪烁着同样的光芒,跑去一看,原是一根像个钥匙的木棒。他非常高兴,取走木棒,再次来到地峡。他左瞧瞧,右看看,终于在地峡一角找到了像钥匙的痕迹,遂将木棒依样放了进去。霎时,天空乌云翻滚,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地峡也裂开了一道缝隙。他依着缝隙钻了进去,但见八颗宝珠光芒四射,好不漂亮。他欣喜若狂,正欲盗走,忽而地缝合了。原来鸡舍主人晚归路过地峡,不经意看到自家鸡架上的木棒,就顺手取走了。喇嘛就这样白白搭上了性命……
随着小张的脚步,我们在草丛中看到了复制的地峡,在一亭子里看到了仿制如钥匙般的木棒,联想到喇嘛盗宝的故事,莫名的神秘感油然而生。噢,八珠的名字原是这样得来的。


八珠塬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走进刘志丹、彭德怀、习仲勋等领导住过的土窑洞,看到他们曾今用过的物件,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先辈们厚重的革命气息,感受到了当年如火如荼峥嵘岁月的艰难情景。
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珍贵的革命文物和照片,听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接受了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遂向纪念馆负责人颁发了“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甘肃省分会创作基地”牌匾,将利用这个平台,弘扬红色文化,创作优秀作品,传承红色基因。
在红色革命家庭院子里,我们遇到了“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庆阳籍英雄模范人物”李凤存的孙子和孙媳,他们虽已年过八十高龄,但身体依然硬朗,让我们感到格外亲切。
“吃货街”建筑古色古香,招牌别具一格,处处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在一家饭馆,我们品尝了地道的“八珠黄酒”,享用了传统筵席“十大碗”和地方风味小吃,舌尖上的快乐凝成了永恒。
此刻,我想说:
大美八珠,看在眼里,刻在骨里,留在文字里。
地道黄酒,喝在嘴里,醉在心里,香在记忆里。
作者简介:


杜清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甘肃省分会主席,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三湘文学杂志》关于举办首届“三湘文学奖”的通告
为繁荣诗文创作,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和扶植文学的新生力量,三湘文学杂志决定举办首届“三湘文学奖”,现将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一、参赛形式及对象
“三湘文学奖”,以“三湘文化”为主题。三湘四水,物华天宝,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喻;热土潇湘,人杰 地灵、英雄辈出,不负“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盛名。
“三湘四水”一词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无论是媒体还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都爱用“三湘四水”来代指湖南。不过对“三湘四水”一词也有很多种提法与解释,“三湘四水”中的“四水”一般是指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条河流。从三湘文化中发掘向善向美向上的精神,题目自拟。
面向喜欢文学的所有作者,不限年龄,不分民族,不分学历,以文为本。
二、参赛方式
以原创作品首投,一旦发现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现象,即取消参赛资格。
三、联系方式
参赛作品注明通联,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和作者简历,以裸诗(一至五首,总行数不超过三百行)、文章(一至三篇,每篇两千字以下)或电子文档的方式按文体的种类发送至:
散文邮箱:
1130493187@qq.com(雷响玲)
小说邮箱:
389770404@QQcom(周丹)
诗歌邮箱:
2047744654@qq.com(岳小宏)
四、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传奇故事》杂志社
《三湘文学》杂志社
2.媒体支持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湖南经济报新媒体中心
3.承办单位
《三湘文学》编辑部
4.评委
李发模,著名诗人,原贵州省作协副主席
王大煜,《传奇故事.校园文学》总编
刘川,《诗潮》主编
文翊,《粮食科技与经济》执行总编
刘占龙:部编版《伴阅读》语文素养教材72本副总编
袁理鹏,部编版《伴阅读》语文素养教材小学分册主编
廖小祥,《邵阳晚报》总编
刘华,《遵义晚报》总编
冬箫,中诗老总,徐志摩诗歌奖评委
梁尔源,湖南作家协会专委,湖南诗歌学会会长
王晓波,中山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席
总策划人,邹中海
执行策划人:释圣静
秘书长:彭振起
五、奖项、奖励办法及其它
一等奖两名
二等奖三名
三等奖五名
优秀奖十名
入围奖二十名
1.所有参赛作品都放到三湘文学杂志公众号上展示。
2.获奖作品在三湘文学杂志上或合作的杂志媒体上重点推荐。
3.成为三湘文学或校园文学杂志的签约作家。
4.颁发获奖证书。
5.作品质量、浏览量、点击量等都将作为评奖的辅助依据,举办方有最终解释权。
六、征稿日期
自2020年10月8日至2020年11月8日止。
本次赛事经费,由三湘诗人王建军先生独家赞助。
一一三湘文学奖大赛组委会
2020年10月6日


本期编辑:雷响玲(绿水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