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Ⅱ 挑 谷 子

作者:李荣华
1973年秋天,沂蒙山里。一帮社员挑着一担担刚收割的谷子在崎岖的山道上飞奔。金黄色的谷穗在朝霞下闪耀,煞是好看。
肩挑着130多斤重的谷子,我与几个年轻的社员领先在队伍的前面。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如此的比拚,不单是爭强好胜。更有一个原因是抢在前面的人可以在回到田里时选一个小点的谷堆来挑。
上山丘,下陡坡,淌小河,穿村庄。宽宽的扁担随着有力的脚步上下起伏,吱吱的响着。

经过三里半的颠波来到了打谷场上。放下担子,迅速解开捆绳,提着扁担就往回赶,回到田里赶忙就近找个小谷堆挑起来,几个人结伴欢快的往回奔。
挑了两趟谷子,已经感到疲累,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了。于是大家收工回家。
早饭后,第三趟的挑谷开始了。我继续保持在领先的队伍中。昂首挺胸,步伐坚定的挑担前行。
沉甸甸的担子不断消耗着我的体力。汗顺着脖子往下淌。担子换到左肩又移到脖颈处挑一会再移到右肩。

渐渐的,肚子已感到饿了。步子迈的沉重起来。看看太阳,还要挑一趟多才能收工。于是挺直腰杆,奋力坚持在第一拨队伍中。
已经饿的肚皮贴脊梁,头昏眼花,浑身虚脱。然而心知如果一泄气,就再也挑不动了。只好竭力挺着腰,频繁的换着肩,气喘嘘嘘的挑行在仅剩三,四个人的第一帮队伍里。
终于挨到了中午收工。卸下挑担,长嘘了几口气,看着随后三三两两而来的社员们,累而快乐的回到了知青小组 。
下午的拚搏开始了。经过一番顽强的爭先,我与三个年轻力壮的社员渐渐的把挑担队长(领工的生产队副队长)甩到了身后。看到矮壮的队长脚步已迈不大。我们四个人好象心照不宣,更加快了脚步,一时间虎虎生风,将领工队长远远的甩开。
一趟又一趟,挑担队长汗流浃背,呼吸急促的拚命追赶。无奈力不从心,脚步越来越踉跄。
一下午的角逐,我们四个人挑了五趟谷子,而队长只挑了四趟。
这一天挑了11趟谷子,来回77里路程。
连续挑担三天,总共挑了32趟。我一直处于领先位置。

至今记得当年离开农村去上学的时候,社员们对我的评价是"一根扁担不离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