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我的家乡
冯浩龙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家乡人。家乡是人的根和魂,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提到家乡二字,就倍感亲切而温暖。
我的家乡,在万源市魏家镇,那是一个边远偏僻的农村小镇。我的童年有一半是在那里度过的。2017年8月,我随爸爸妈妈在达州落户,住上了新建的电梯高楼,并在达城小学读书。我很幸福,却又常常怀念家乡。

也许是情感的原因,我是深爱着家乡的。因为那里有我慈爱的爷爷、奶奶,有我友善的邻居阿姨,更有我上幼儿园时如妈妈一样的老师,和要好的小伙伴。在离别的时候,我是多么的依依不舍。
我爱家乡不仅于此,我还喜欢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田园,家乡的天和夜晚,还有家乡的空气。
那山,是青青的、葱茏的,一座座连绵起伏,春天青绿,夏天苍翠,秋天红叶满山,冬日白雪皑皑。每当春雨或秋雨时节,山显得迷蒙,多像一幅国画;山的挺拔和厚重给人以力量;那水是绿绿的、清亮亮的,水质纯净,香甜可口;眺望广袤的田野,有绿色的庄稼,有安祥的农舍和牛羊,有静静的山林树木,令人心旷神怡;家乡的天,是蓝蓝的,天空有游动的白云,有飞翔的鸟儿;每当晴朗的夜晚,晚风习习,看天上闪烁的繁星和明媚的月亮,听田野的蛙鼓虫呜,感觉家乡的夜是多么宁静美好;家乡的空气特别新鲜,深深的呼吸一口,好像有山野草木露珠的清香和花儿的芬芳。
我常常想起家乡那一株株翠柳,那一口口清澈的水塘,那一声声动听的鸟鸣,那一缕缕轻盈的炊烟,即使在梦中,也觉得这一切是那么亲切;即使在远方,也仿佛能听到故乡的呼唤。
家乡真的很美,可是离达城较远,由于偏僻条件差,过去人们生活艰难。公路没有硬化,人们行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学生上学难。农民的居住分散,大多是木架房和土墙房,除少数青壮年在外务工外,其余人们还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靠种庄稼过日子。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家乡人在贫困中争扎、奋斗。

今年春节前,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过年。久别家乡,又回故里,心情是多么激动!当我看到和听到家乡的新变化,让我异常兴奋!一回家乡,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穿街而过的白油马路,路面洁净,没有城市的拥堵,道路上不时闪现环卫工清扫的身影;街道两旁的楼房,整洁而高大,路灯闪烁,家家挂上红灯笼,户户贴上新春联,无不洋溢着过年的气氛。闲时,站在爷爷奶奶住房的阳台上,极目眺望远山的田野,新建的高楼星落棋布,一改昔日农舍的陈旧低矮,给人无限的遐想。
一天下午,爷爷奶奶带我们全家人逛附近的李子园,园内曲径通幽,李树静默含苞。虽不是赏花时节,我仿佛看到满山李花的烂漫、李果的丰硕。园区建筑新颖,波波山庄豪华气派,有餐饮、有棋牌、有歌厅、有招待所、更有家乡李子酒的展厅。
听爷爷说,家乡的李子产业成果,上了人民日报,同时上了央视台。听到这,顿时我为家乡而自豪!爷爷还说,家乡向家寨有新建的石榴园,有蓝润养殖场大项目,还说今年底高速公路开通,到那时,家乡至达州一锅烟功夫就能到达。爷爷还告诉我,家乡各村组都通了硬化公路、院户路,解决了出行难、上学难的问题。还说许多贫困户,享受了易地搬迁,住上了新建的居民集中点。

哦,家乡的变化真大!一半像现代化的小镇,一半保留了农村的田园风光。这些变化,是党的优惠政策带来的,是家乡各级干部辛勒付出换来,也是家乡人民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的结果!
啊!我爱我现居住的美丽繁华的达城,更爱生我养我的发展中的家乡!
2020年09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