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五十七章 秘书生涯
(二十三)

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于一九九六年末召开,H书记在大会讲话中提出的“兴三业,促增收,加速推进全市农村小康建设”的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对双辽未来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可是农业农村会议结束后不久,H书记提拔升迁调离了双辽。原市长ZHD任市委书记,y副书记任市长。Z书记在双辽工作时间仅两年多,在市委书记岗位上工作仅一年就调回省里,y市长接任市委书记,这时候我已担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分管综合、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兼做市委常委会记录员一职。

职务上虽然有了变动,分管的工作多了,任务繁重了,但是工作性质没有变化,成了市委书记的工作秘书,一天到晚除了在车上,接待客人的餐桌上,其余时间还是与文字材料打交道。市委的各种会议,市委书记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刋物上的代笔文章,一系列的文字材料皆要通过我这里,多数材料要推倒重写。我对文字材料从不应付,我认为文字材料出自我手,可它是市委书记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或报告,代表的是市委的声音,要对双辽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我尽管做的是秘书工作,服务对象是市委书记,关上门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我就把自己当作“书记”,从大局着眼,站在全市的高度,去思考工作,把市委书记的思路融入到我的思维中去谋划。只有这样形成的文字材料才能有高度,也更能贴近市委书记的意图,这就是揣摩,也是一个合格秘书的基本功。一九九八年十月的一天上午,我接到机要室送来的一份电传,省委办公厅通知,市委书记、秘书,晚上五点前到榆树县宾馆报到,明日早八点省委书记听部分市县委书记汇报工作,汇报题目到宾馆报到后,到秘书处领取。看完会议通知后,我把传真电报送给y书记,他跟我说:“中午在市委招待所吃饭,稍事休息后,下午二点准时出发”。我回到办公室通知司机加油待命,然后找出来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记录本,装一本稿纸,做好准备工作。

晚五点前,我们准时到达榆树县宾馆,报到后我到秘书处取来“各县市汇报材料一览表”,这次参加汇报的共十二个县市,省委常委、省委相关部门领导参会听汇报,汇报材料提交二十六份。我市汇报的题目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率先突现突破”。关于这个题目,我掌握的材料很多,数据也很翔实,我曾从不同角度撰写过几篇论述县域经济的文章,在国家和省市刋物发表。见到这个题目后,我立即着手列出汇报材料提纲,从县域优势到自然秉赋,从营造亲商环境到打造政策洼地,形成聚集效应,到发展产业链,实现快速崛起。汇报写作提纲经y书记审阅同意,我即刻投入到写作中,也就是用一个多小时,汇报材料初稿写完了,经y书记审改后,我又做了一些调整,送去打字。榆树县委、县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负责会议材料的打字印刷和材料装订,跟我同行的榆树县委办公室的W副主任看我写完了,催促他的同事加快打字速度,打完后我认真校对,确保无误后我拿了一份交给y书记,并把与汇报材料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抄写在他的笔记本上,以备汇报过程中领导提问时所用。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我跟y书记请示说:“榆树县委办公室W副主任请我们几个县市的哥们喝酒,我可以去吗?”y书记说:“汇报会你们也不参加,去吧,和朋友们多聚一会儿,我把材料熟悉一下再休息。”这天晚上我们几个人喝到半夜才回到宾馆休息。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