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姑 娘
文/倪双民
她,是我学生的妈妈。放学时偶然会看到她,她不同于别的家长接孩子时叽叽喳喳、喊喊叫叫,她总是静静的站在一边,用目光吸引着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走到身边的时候,很自然的接下孩子的书包挎在肩上,回头微微一笑,啥也不说牵着孩子的手轻轻的离去。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孩子上学一年多,她从没主动找过我交谈孩子的学习情况。每次学校安排的工作和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她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并督促孩子及时完成。我觉得她是一位特别优秀的家长,有这样的家长,做老师的特别省心。

有一次,学校要组建“护学监督岗”,每班都要家长协助工作。我找了离学校近的几位家长,不论怎样做工作说好话,他们总以农活太忙没有时间为由推脱,搞得我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我试着对我这位学生说:“回家给你妈妈说一下,看她能不能协助‘护学岗接送孩子。”第二天早上,孩子告诉我她妈妈答应了。中午放学的时候,她果然站在学校外边的路旁协助维持学生放学的秩序。我犹豫片刻,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她已完成工作轻轻的离去。望着她远去的身影,我觉得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每次看见,她的衣服虽有更换,总是那么清纯淡雅,没有一丝妖艳和娇媚,显得大方而优雅。轻轻柔柔的秀发自然的束于脑后,没有丝毫装饰显得轻松而随意。虽没过多交谈,可直觉告诉我:她是一个十分质朴而又热爱生活的人。
春季由于疫情影响,开学晚了两月。开学前学校安排了一次家访,第一次去她家,正巧她没在。我看到院落虽没硬化,但干净整洁,没有一星杂物和野草。房子刚盖好不久,还没来得及装修,可屋内地面洁净,桌椅整齐,孩子正在认真地做着练习。离开之时,我清楚的看出她是一个特会理家的人。
此后久未遇见,一次偶然间看到她为我写的文章点赞,我们随即聊了起来。闲聊中,彼此感到很投缘,我们聊到了生活、家庭和孩子,还聊到了文学、人生和社会,我发现她是一个很有见地的人。同样的事物她会有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总有说不完新词且时尚,有时竟让人无言以对,半天接不上话,而又不得不服。

一次雨中的邂逅,我们聊了很久。雨中的她犹如西湖边的仙子,轻盈而灵动,明亮的眸子望着如丝的雨雾,时而幽怨,偶有欢颜,时有哀叹,偶有微笑,似乎回到了远古的缥缈之中:童年生活的无忧,学生时代的辛劳,以至于走到人生的今天,好像总有一只无形大手在后边推着,身不由己又无可奈何。心中的梦想虽未泯灭,又那么渺茫。为人妻为人母,现如今既是女儿的妈妈又是儿子的亲娘,竭尽全力把父母的责任来担当。一日三餐总是更换着花样,让孩子吃得既顺心又敞亮。孩子的衣服紧随季节的脚步更迭变换,虽不够华丽但清雅大方,和别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常常招来众人羡慕的目光。午后,总是在为孩子的功课忙,耐心的指教、细心的辅导,有时难免焦心烦躁,但从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分毫。
谈到生活,她告诉我自己曾是一位美丽的厨娘,厨艺出众,饭菜飘香,得到过众人的夸奖。看着紧握伞柄的巧手,我想象着何以从她的指尖流动着饭菜的芳香,能歌善舞的姑娘生活原本会是另一番模样:飘逸潇洒、充满阳光。

说到未来,她说自己经常写日记,把自己的忧伤和快乐倾注在笔端,留作人生的怀念。也曾向往着未来的蓝天,盼望有一天能飞在白云下边。夜深人静之时总有无尽的遐想:如果能回到青春年少,生活又该怎么样?假如能重拾文学的梦想,生活是否会变样?要是明天没太阳,我又会走向何方?
最后说到孩子,她说孩子是自己的骄傲,为了孩子她可以抛下一切舍弃所有,不期望孩子的学业多么优秀,只盼望孩子学会做人,长大以后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雨雾中,我们惜别,她微笑、转身、离去,雨中的她再次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如果明天有太阳,青姑娘的内心一定会敞亮 ,生活会浸透着温暖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