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中学:落实建档立卡帮扶 补齐教育扶贫短板
安徽青年报记者 王浩淼

2020年秋,东至县大渡口中学按照国家政策为92名建档立卡学生分别资助免学费和发放国家助学金每人700元和1500元,合计6.44万元和14.25万元。认真落实“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全面践行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将党的治国理政有关理念做活、做细、做实。
该校采用多种方式帮扶、关爱贫困学生,扶志向,扶学习,扶生活,关注这些学生学业,潜心扶志助力成才。学校教职工切实当好老师和帮扶责任人双面角色,对学生生活上做到亲切关心,学习上做到悉心辅导。老师们课后认真辅导作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让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步调一致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建档立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审核和监督。
——全面加强宣传,做到人人知晓
学校充分利用家长群、家访有利时机,及时向家长宣讲国家资助政策。同时,通过大屏幕、微信、 QQ等电子设备平台,不断传发相关宣传资料,印发《教育扶贫政策告家长书》 。在宣传的过程中,学校力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区内家长清楚政策内容、必备条件和资助标准。
——关注细枝末节,规范工作流程
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接收本班学生填报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残疾证明等四类《申请表》和相关的有效证明材料,并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初审,将初审结果和相关材料一并送交学生资助工作组进行复审。在各村扶贫办的协助下,最终核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依照上级文件精神,联系镇扶贫办,对照核实清洗后的信息数据库,完善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数据库和操作平台。
某受助同学说,国家助学政策,能够为我们这些处于生命发育成长期的困难家庭子女保证营养的基本需求,保障学业的顺利完成,就等于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解除了因家庭经济贫困带来的后顾之忧,我们的精神面貌也因此得到了很大改变。
某家长说,中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最快、学习时间最集中的重要阶段。时光不能倒流,这个成长发育期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国家资助政策很好地弥补了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短板,让我们的孩子不至于输在起点。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学校踏踏实实的工作。
某班主任所说,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扶贫工作更加深入,让帮扶责任人更加详细、准确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加强了家校联系,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某校领导表示,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贫困不是青年学子的自愿选择,也不是他们天生的过错,更不能因此让他们失去了改变命运的的机会。国家资助政策是一项着眼未来的政策,实行这一举措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制度性的保障,从起点上为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赢得机会和时间,让党的阳光普照大地,让学校的“书记项目”更接地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