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国庆叠加而来的 8 天假期刚刚过去,大家都已经开始放眼春节了。双节长假全国共接待游客 6.37 亿人次,如此大阵仗的出游不禁让人调侃这次的双节假期是“迟到了 9 个多月的春运”,也正是如此规模,很难让人记起年初那场席卷全国的疫情的存在以及它带给我们的认知与反思。

如今,当我们的生活趋于日常化,单向君还是想将时间拉回三个月前。
三个月前,将将熬过经济寒冬的书店开始了复苏之旅。诸多书店从业者们已经开始陆续寻找新的营生方式,不管是线下优惠售书还是线上直播,所有对书店有帮助的活动都是当时的一根救命稻草。
也正是在三个月前,雷克萨斯联合单向空间发起了「守护城市之光·书店支持计划」,共携手 7 座城市的 11 家书店,旨在将书店存在的意义印刻在所在的城市文化之中,为看似繁华的城市生活增添无限文化底蕴,让读者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与诸多书店从业者共同守护城市中的书店。带着这样的目标,「书店支持计划」从杭州运河边的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出发,一路向南,走过了上海、武汉、成都、深圳。兜转一路,金秋十月,我们回到了杭州,来到了「书店计划」第七站——杭州·晓风书屋。
杭州晓风书屋创始人朱钰芳是「守护城市之光·书店支持计划」启动站的嘉宾。在那场活动中,朱老师说:“哪怕开书店一辈子不挣钱只能温饱,依然欣慰满足”。

这一次,「书店支持计划」回到了杭州,来到了晓风书屋,创始人朱钰芳写下了这段话:
开书店最早是我和我先生的一个谋生手段。我喜欢人文艺术,他喜欢历史、经济,有了女儿,晓风就有了儿童区。书店更多是我们自己的人生。这一辈子,哪怕书店不挣钱,我也挺欣慰的。
我二十多年的生活全在书店里,朋友全是在书店里结交的。我很欣慰,身边许多人说疫情没有让他们孤独,因为家里有一房子书。这时候,我们开始反省,人也不必那么复杂,也不需那么多物质。

虽然疫情让销售停下来了,脚步未停。晓风从 2 月开始尝试做直播,3 月开始做一些小活动,5 月开始恢复书店的一些互动。6 月 25 日,我们启动了“运一车书去墨脱”活动。央视记者何盈出了一本书《微光》,里面介绍了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通路后运进去了建筑材料、茶苗、生活用品等等。她想运一车书去墨脱。我们 25 天募集了 11 万册图书。很多人愿意帮助我们。做这样的事,让我觉得开书店是很有意义的,哪怕不挣钱。

以后,书店的功能也会改变,并不一定是为买书而来,而是为了感受自己想要的精神世界。
晓风是幸运的,因为走进过几位大人物。国内很多实体书店都有很高的运作成本。希望大家挤出一点时间让自己慢下来,带着家人,走进这样的书店。

10 月 17 日,在杭州·晓风书屋,我们将带领大家领略木刻艺术家赵宗彪打造的 “美好江南 自在一刻”二十四节气木刻展。

江南大美,风情万种,“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青山云雨,明月故乡,不同节气,各有美好,赵宗彪以敏感细腻的心,感受到了传统节气的魅力,他刻下了春分的燕子呢喃、桃花满枝、清明的春江水暖、河豚欲上,寒露的东篱把酒、暗香盈袖。
他用木头的温润与木纹的华美,打造出那简约、高雅、诗意黑白浅雕作品,以匠心致敬 —— 江南美景 共见美好!为我们呈现出独特的江南风情。
晓风书屋
美好江南 自在一刻
—— 赵宗彪二十四节气木刻展
开幕日导览时间:
10 月 17 日 14:00 - 16:00
展览及开放时间:
10 月 17 日 - 11 月 17 日
周一下午 :12:00~17:00
周二~周日:9:00~17:00
参展艺术家:
赵宗彪
活动地址:
中国丝绸博物馆锦绣廊·晓风书屋二楼
(杭州市西湖区玉皇山路73-1号)

艺术家简介

|赵宗彪 报人,作家,木刻艺术家
做过公务员,曾任职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爱山水,好读书,会篆刻,喜速写,擅刻木,以刀和笔展现大千世界的丰富和美好。出版《史记纵谈》《水浒乱谈》等杂文、散文作品集 9 部,出版《2020节气周历》和《2021节气周历》,合作出版《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杂文连续十余年入编中国杂文年选,木刻作品刊于《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今晚报》等各大报刊,在深圳文博会、杭州文博会等展出,节气木刻被开发成多种文创品。
艺术家自述

江南不仅是地理名词,它还是一种意象,是唐诗里的典雅,宋词里的温婉,元曲里的散淡,它有山水之美、风物之盛,又有人文之厚,我的木刻,围绕着江南和故乡,天空、大地、河流、花果、故土、家园,是我木刻中最主要的表现对象。

十年来,我已创作了五百多幅江南系列木刻,在文字之外,我在树木的纹理中找寻另一种表达方式,当刻刀在木盘上游走,花朵在妖娆盛放,鱼儿在水底潜游,鸟儿在天空飞翔,一弯新月升起在山那边,如精灵守候着大地。一山一水,一云一雨,一花一果里,有江南的诗意、故园的美好。
黑白之间,万物有灵。天地人和,美好一刻。
赵宗彪木刻赏析

立春:立春是一根秤杆挑开了春天的红盖头,眼波流转,春色撩人,它开启的是一个春天。
▼

雨水:每一次春天的来临,总是伴随着知时节的好雨。
▼

惊蛰:“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惊蛰节气,江南多半还是乍暖还寒的时节。
▼

春分:春分里的花是那么多,仿佛一夜之间,天地就浪漫一片。
▼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清与明的组合,让人感觉到这个节气的清正与素雅,明亮与通透。
▼

谷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谷雨时节,江南正是这般好光景。
▼

立夏:江南的立夏食事中,要食蛋、食笋、食蚕豆、食梅、食桂圆、食甜酒酿。
▼

小满:初夏的风滚过丰饶的大地,带来的是浓浓的麦香。我歌颂夏天,并且长久回味微风拂动麦子的气息。
▼

芒种:芒种是一曲质朴的民谣。芒种中的“芒”,总让我想到田野里那些金黄的、带芒的农作物。
▼

夏至:夏至有浓郁到无法掩藏的青翠,有红到发紫的果子,有香到汹涌的花朵,这些,都是如约而至的美好。
▼

小暑:小暑时节的晚霞、星空、萤火虫,都是美的,彩虹、荷叶上的水珠,也是美的。
▼

大暑:古人消夏,赏花、闻香、对弈、挥毫、咏诗、坐禅、论道、卧松下、眠柳下、啃冰镇瓜、喝碧筒酒,端的是快活。
▼

立秋:心头忽地掠过一丝凉意,夏的浓绿曾一路扑卷,急管繁弦中,满台的流光溢彩,而秋波一转,夏的大幕徐徐拉上。
▼

处暑:农谚道,“立秋十八日,寸草皆结籽”,到了处暑,果实变得更加饱满。有一种早熟的板栗就叫“处暑红”,像是艺名。
▼

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有诗意的节气,它从《诗经》中走来,带着唐诗宋词的风流。
▼

秋分:秋分时节,可以泡桂花茶、做桂花糕、酿桂花酒,可以采菊东篱、遍插茱萸。秋分是丰沛的,处处呈现金子般的光泽,让人的内心有果实般的充盈与饱满。
▼

寒露:空气中,有清冷的味道,来自树木,来自草叶,来自露珠,这种凉意,有点像薄荷的甘甜。
▼

霜降:下了霜的油冬菜,轻敷着一层薄薄的冷霜,像扑了粉的旦角,油光碧绿,有回味的甘甜。不过再怎么敷粉,都掩盖不了它的草木本色。
▼

立冬:到了立冬,主妇想的是备些好吃好用的,把家里弄得暖乎乎的。农人想的是,一年快到头了,又到打年糕捣麻糍的时节。而文人墨客,想的是寒炉美酒,共叙旧事,三九之时,踏雪寻梅。
▼

小雪:小雪,是清雅的名字,在这个清雅的节气,可以做一些有烟火气的事,比如酿酒,比如腌菜。诗意的生活,离不开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

大雪:明知大雪节气江南很少落雪,但只要一到这个节气,就有关于雪的念想,好像惊蛰时就想听雷,清明就会怀人,已成自然。等待一场雪,跟等待一朵花开,等待一个人来,心情是一样的。
▼

冬至:冬至夜,酒酿甜,擂圆香,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岁月静好,人间有味。一切都恰到好处。冬至,是冬天里最温暖的一个节气。
▼

小寒:二十四番花信风,是从小寒开始吹的。风有信,花有时,岁月含香。小寒有三候,一候梅花,二候茶花,三候水仙,我都喜欢。
▼

大寒:看到梅花又一年。大寒一到,梅花一开,春天已经上路了。

这一年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都是难熬的一年,对于独立书店来说尤甚。但爱书、爱阅读的人向来不乏同行者,幸运的我们有一群喜爱阅读的朋友伴随我们一路前行。每一座城市,我们都能找到对书充满热爱的同行、对阅读饱含激情的读者。每每难熬的时候,这每一座城市中的书店,成为了众人的「难时避难所」,成为了指引人前行的「城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