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抒怀三首
文/张镐
一
闻说湘江夺冠軍,
遥望楚天万丈明。
蛟舞银环腾巨浪,
龙吐金霞作涛声。
两岸人潮徐徐动,
一川车流缓缓行。
醉入仙乡忘忧国,
诵读离骚有几人?
二
漁父曾将遗嘱留,
葬身魚腹死也休。
抛粽焉能全骨胳,
游仙岂可解烦忧?
欲穷宇宙对天问,
悲愤时俗思远游。
屈子不随江波去,
省得今朝赛龙舟!

三
佩兰戴荔身披萝,
挥剑遥向楚天歌。
腐败贪酷廉吏少,
谄媚邪恶佞臣多。
道顺民情遭暗算,
忠谏君心起风波。
离骚已酬报国志,
何必痴情赴汨罗!
附:后记
屈子当年赋离骚,
一片忧国英气高。
沉江见志千古恨,
汨罗忠魂一梦遥。
龙舟赛,
人如潮,
欢声鼎沸浪滔滔。
极乐之余读楚赋,
猛将狂欢化泪涛

读评:罗森
张镐君寄来一组旧体诗,谓我不符格律可刊否?细读张镐君的一组诗作,对其文气之浩荡甚是喜欢。第一首对景物的刻画,颇得视野广角之妙,遣词造句甚有气魂,于宏大的画面感中抒发了忧国之情。第二首,"欲穷宇宙对天问,悲愤时俗思远游。“用典极是巧妙,纵深发掘,起句化虚为实的烹烧功夫又颇细腻,"漁父曾将遗嘱留,葬身魚腹死也休"。
总之,张君之作,纵横开阖,颇耐品嚼,或以典索引,或以字托象,勾微洞幽,极具还原性情中宫的火候,读者君自有灵犀贯通处,不再备细析解!
虽不事格律,但其音韵流畅清新,反有助于内部气韵之畅达,全无抑郁曲环之滞涩,读此一组佳作,颇有感触,诗无定法,达意适心即为佳品!
于今诗坛,在新体旧体之间,仅称名之分而已,其本源均为主观诗性的感性还原。
而品诗之人,亦需尊从内心。忽然记起《论语·雍也篇》中的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处"君子"岂非最佳状态最佳标准之谓乎?
《周易》中也有一言:“神无方而易无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回顾主席毛泽东之格律诗亦不拘于韵格,在内容和形式之间,少些沟壑未赏不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