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思念最美
人若没情,何来思念
四句为媒,写一篇抒情大作,供朋友慢慢欣赏
《那年,那月,那村》
那年,肩挑牛耕,还穿打补丁的衣服,一步步通往久远的记忆里流泻出沧桑的风景。
那月,缥缈透着澄明,月光下初照一个少不更事的我慢慢品味人情的冷暖。
那村,憨厚中孕育了纯朴,一眼能看到人心底简约直白,怎么想也不象现在日趋繁杂的社会那样,到处荊棘丛生,再也分不清哪是香花哪是毒草。
每次放下匆忙的脚步,我都要从那年,那月,那村,沿着已往的脚印回味往昔。对比往昔欢度春节的年味已今非昔比。回味一番往昔就是一次人生享受;重放心中最原始的记忆就像享受第二次重生。
那年,已说不出从哪月开始,我幼小的心灵中挤进朦胧的爱美。是上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年龄,同龄中一个叫波的女孩,长得像清风里抖动着的灿然的山花。两汪深潭似波光灵动的双眼,一架挺直微翘的鼻梁,以及鼻梁下小巧玲珑的樱桃小嘴无不恰到好处地衬托着她那白里透红的瓜子型脸庞。她的温情也像她漂亮的面貌招人喜爱,只可惜她是她家接竹笋样姊妹之中的姐,三天两头请假在家看孩子。她每次请假,我都因为那天看不到她,引起我心绪经受一次别样的失落。直到最后波彻底辍学,使我人生第一次品尝心丢了样的滋味。
沿着回味童年的脚印走着。回到了大集体看放映电影的年代,那是夏末秋初的月份,天不黑我就提前跑来大队部空阔场上玩耍等待晚上看电影了。当时的看电影是群众心目中最振奋人心的事,傍晚过后三里五村大人小孩就开始向放映场云集而来。那时代的人看放映时还喜欢不分男女扎堆儿挤成人海。随着夜幕降临银幕上映,我才觉得穿着背心短裤禁不住阵阵凉意。那时我还年龄太小挤不进人堆,站在外围冻得牙齿打颤。这时一个二十来岁和我同住一个村子的姐,她的名字叫村。村姐来到我的面前看到我没穿长袖衣裤,爱怜地摸了摸我的小脑袋,随即脱下她身上的军绿色的确良上衣穿在我身上。她的大人衣服穿在我幼小单薄小孩子身上,就像袍子一样遮挡了我全身上下的风寒。这一刻我心中溢满了对村姐的感激,幼小的心灵品尝着姐对弟弟的关爱之情。温馨中村姐衣服上散发的少女特有的兰花般好闻的幽香教我心生珍重。平生第一次接受母性的关爱在我心中铭刻不忘。
那年,仲秋将至果熟枣红。夜晚明月朗照,银光泻地。邻居悄悄喊俺家人:有人偷枣。当我知道她是同村一个叫妮的女子,有心教她不要紧张,我可善意送她一些大枣让她满意离去。谁知道她是包藏祸心见了人如惊弓之鸟,又像狸猫一样滋溜一下逃之夭夭。这是我第一次思考,善心对贼,就是面对一个女子也未必会让对方为自己的怀柔之心感动。
那年,某月因并校转来我班一个叫银的女生。银太像小学记在心中的波了,银与波姣好的面容不觉间叠印在一起,使我对银一天天变得情有独钟。这种暗恋一直拖延到十几年后我和银共一个学校执教。某一天我拉开我的办公桌抽斗,一个特大的甜梨不知是谁放在里边。又有一次,我们执教的学校组织邙山旅游。在旅游区我骑马留念,只见那马助人势,人借马威,训练有素的骏马在主人马鞭一挥间,前踢腾空,霎时横空立马,我在马背雄姿英发。那一刻我瞥见银站在几米开外,投向我的眼神里写满了慰藉与爱慕。那样的眼神使我人生第一次读懂暗恋的心灵是相通的。
那年,那月,我二十又几,那村一个叫念的姐,一段时间在我身前身后用成熟的母爱对我倾注了许多关爱。她比我大七岁,年龄的差距在感情的氛围里会让人品尝多种临界的亲情,母性的亲情里混杂着母爱,姐爱和情爱,这种说不清的浪漫情怀以别样的风景定格在我生命长河的岸边。
经历了,再回味,那年,那月,那村,岁月的的润色在每个人唯一生命的画布上绘画出有些沧桑的风景。在茶坊里喝着茶,茶味越品越浓,一缕茶香缥缈半空组成几句话:人生如梦,思念最美,如若无情,何来思念。
撰稿人:楚旺群 作于2017年12月二十一日
地 址:荥阳市贾峪镇石碑沟楚家窝
作者简介
楚旺群,居住荥阳南部山区。由于性格与屈原相近,时发参政议政文章与官场不合,一生命运坎坷落魄。现以农叟身份,擅写接地气的文章,期待传递正能量,深受各大电子刊物欢迎。发稿后倍受读者好评。
本人受读者爱戴所鼓舞,以作接地气文章为使命,笔耕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