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旗凝聚医患情
-----阜蒙县中医医院脑病科
一面锦旗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面锦旗,一声感谢,传递的不仅是患者家属的感激之情,也是对我院医护人员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最大的回报。一面锦旗,只是我院医务人员用心守护病患健康的一个缩影,在锦旗的背后,闪耀着医院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的崇高精神和道德情操,更是对我院“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医院文化的最好诠释!

患者庞*珍,女,77岁,以“眩晕”收治入院。入院时头晕,头迷,双下肢无力,双眼睑浮肿,心慌、胸闷、气短,口服心得安后可缓解,双下肢轻度水肿,视物模糊,腰酸痛,汗出,纳可,寐差,二便无明显异常。查肾功:肌酐:208.5umol/L,尿素:9.20mmol/L,β2-微球蛋白:6.28mg/l,胱抑素C:2.14mg/l,中医诊断:眩晕,证署气血亏虚型,给予针刺治疗,头晕缓解明显,之后继续治疗,服用中药汤剂后,肾功正常, 配合中成药静点,治疗14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患者许*芹,女,72岁,以“眩晕”收治入院。入院时头晕、头胀、头部发沉,恶心呕吐,胃脘部疼痛难忍,胸闷、心慌,气短,腰腿部疼痛,纳差,寐差,二便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眩晕,证署阴虚阳亢型,给予针刺治疗,头晕缓解明显,之后继续治疗,针刺及中药汤剂方口服,配合中成药静点,治疗7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患者吕*文,男性,56岁,脑血栓,入院时左侧肢体活动受限,左下肢不能抬举,无力,走路吃力。中医诊断:中风,证署气虚血瘀型,给予针刺治疗,头针加眼针仅一次左下肢即可抬举,之后继续治疗,针刺及中药汤剂方口服,配合中成药静点,治疗10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患者罗*毅,男性,74岁,以中风收入院,患右侧肢体无力、口角右偏、言语謇涩、进食后易呛咳。证署风痰阻络型,给予针刺治疗及中药汤剂方口服,配合中成药静点,治疗14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患者李*田,男性,60岁,西医诊断:银血病性关节炎,周身瘙痒,四肢、胸腹见皮肤糠屑变,双膝关节活动不灵活,走路时疼痛加重,患者为求中医药系统治疗,故来我院。入院后中医诊断:白疕,症属:血虚凤燥型。给予中药汤剂,膝关节疼痛给予针刺围刺法治疗,治疗十余天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我院脑病科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不断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行业作风建设,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得到了广大病人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从事医疗工作,可谓丰碑无语,但行胜于言,每个医护人员的工作都是频繁而琐碎的,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关乎健康与生命的事;患者一句理解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就是对医护工作最大的肯定。对于我院医护人员,一面锦旗 ,一份信任,就是十分责任。我院脑病科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恪守诊疗规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用日益提升的服务质量,为患者铺就一条健康之路。
阜蒙县中医医院脑病科简介:阜蒙县中医医院脑病科是辽宁省特色专科,成立于2016年,现有开放床位54张,医护人员15人,医师7人(中医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4人,见习医师1人),护理人员8人(护师3人,护士5人)。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过硬、医德高尚、具有团结拼搏精神的技术队伍,连续3年被评为全院优秀科室,患者最满意科室,深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才培养成果显著,科研梯队稳步形成,学科发展逐渐成熟,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门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各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前兆期、急性期、恢复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综合征等疾病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头痛、不寐、癫痫的诊断和治疗。脑病科以"五位一体"为主要治疗理念:一、精确诊断,以中医辩证分型结合CT MRI,检验结果给予精准诊断;二、急性期以中成药丸剂、散剂、丹药、汤剂 辨证施治配合西医微创吸引术或窗口期药物溶栓,尽早解除局部压迫或瘀阻;三、亚急性期以中药及眼针、体针、平衡针及灸法等传统疗法解除恢复伴随症候;四、恢复期以中医药为主及康复训练促进尽早康复;五、稳定期以中医理念未病先防、瘥后防复进行治未病健康指导及中医全程干预。并结合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三氧套袋疗法,临床疗效显著。脑病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安全、精准、高效的优质诊疗和护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