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做客诗经故里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907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放下真好
铁裕
人生苦短,尘世繁复。有多少的牵挂,难以放下;有太多的执念,难以舍去;有无数的贪婪,难以满足。这些心魔呵,搅得我们身心疲惫、满脸悴憔。
因此,我们应当学会放下,懂得满足,知道从容,把快乐放在心里,没有愁苦,没有烦恼。
放下,不是无能,而是轻装上阵,好往前奔跑;
放下,不是懦弱,而是让心态平衡,不困于情,不累于物,让物随心而转,使妙境由心而造;
放下,不是退让,而是顺其自然,不受世间的烦事琐事的干扰;
放下,就是将那些自私的欲望和邪恶的念头抛去。春来笑看百花盛开,秋来淡看落叶飘飘;
放下,仰头望蓝天的白云飞鸟,低首欣赏地上百合盛开,溪水流淌。一任天地悠悠,一任水长山高;
放下,是一种最佳心态,是一种洞察世事的智慧;是一种无为无我的大度和淡雅;是一种有为而又不为的风度;是一种不被世俗所困扰的坦然;也是一种不为名利所诱惑的洒脱。

只因为放下,因此:“鱼得水逝,而相忘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只因为放下,才明白:“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静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只因为放下,才懂得:“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只因为放下,才知道:“快意时早回首,拂心处莫放手”;
只因为放下,才醒悟:“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看淡人生得失,自然就会无忧无虑;看破生死无常,也就不会为失意失败失魂而哀嚎。
放下痛苦,无所谓伤感,自然会有阳光普照;
放下自我,无所谓牵挂,尽人事听天命真好。
人生于世,不要强求、强占、强霸、强夺、强取、强斗、强争。心安,便是一剂处世的良药。
人的念头如魔,一念起,只求得江山万年永不倒;一念灭,只感尘世繁华转眼尽倾消。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不要去羡慕别人的财富有多少;不要去与别人争个高低;不要认为别人啥都比自己好。将这些执念放下,把今天过好。
有人总是说:“我放不下”。
痛了,你会放下;
苦了,你会放下;
重了,你会放下;
累了,你会放下。
如果你紧紧抓住某一事物不放手,没有人说你有能耐,而是笑你太执拗。
懂得放下,才会轻松;
能够退让,才会心安;
学会宽容,才会清静;
知道理解,才不急躁。
放下一切的烦恼和琐事,冷漠和遗憾,偏见与固执,纠结与埋怨,浮躁与得失,你才会发自内心的欢笑。

老子只因看到周朝的颓废,才隐身而退,乘牛过函谷,手著五千言,这是一种旷世的放下和逍遥;
庄子只因能放下世间的繁华,才会有其奇幻的想象,构思的巧妙,才会文笔如汪洋,恣意如浪滔;
范蠡在帮助勾践完成了复国大业后,同样弃官不做,急流勇退,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离开了险恶的环境,得以身家性命全保;
王实甫早年为官,但却仕途坎坷。于是他弃官隐居,纵游园林生活,吟风弄月,写了《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园》,从而成了一代文豪;
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隐居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常采菊南山下,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在他心中,大自然一切都是那样的生生不息,那样的和谐与美好。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放下,不是看破了红尘,不是因为懦弱,而是一种睿智、能力;一种飘逸、洒脱;一种豁达、逍遥。

人只因有太多的愁绪、痛苦,那是因为想拥有的东西太多,因而难以放下。只有放下,才不会有悲伤与烦恼。
我们不要仇视那些给我们制造逆境的众生,只因他们曾经给了我们伤痛,才使得我们成熟、懂得,才把世事看透,才会有今天的骄傲。
别跟他人争,争的是仇,得到的是恨;
别跟家人争,争的是气,得到的是怨;
别跟朋友争,争的是理,得到的是伤。
因此,放下执念,宽心做人,一切皆好。
人生于世,要看得破、舍得丢、放得下。
放下真好,放下没有心灵的痛苦与煎熬;
放下真妙,放下没有世事对我们的羁绊;
放下真行,没有世俗的琐事对人的干扰;
放下真神,可以心无挂碍的洒脱与逍遥。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