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对妻子已经完全死心,本来,他辞去工作离开家的目的是希望彼此冷静一下,四年来,一直生活在家庭的矛盾中,对他来说,家就是死亡地带,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那样的日子谁又可以承受得了?无缘无故的找岔子,无缘无故的吵闹,就连和父母兄弟在一起聊天也要注意用词,一不小心就会借题发挥,轻者大吵大闹,重者拿刀拿棍,甚至对父母也不会手下留情,明明常常埋怨双方父母,为什么结下了如此一段婚姻?他曾多次想离婚,又怕别人笑话,终究那个时候对婚姻是极其保守的,不离?平和温馨的家在哪里?子女们活在打打杀杀的环境中是祸而是福?于是他选择了辞去工作,暂时离开,希望大家能够反省四年来在一起的日子,趁大家年轻,趁子女还小,是分、是合,也该有个选择了。
经过这次异省他乡的工厂风暴,明明完全醒悟了,咬着牙决定回老家离婚,风言风语出自他人的嘴,过日子却是自己的。
他向老板提出了辞职,老板没批,并扣下工资(纯属老板的好意),说;“如果是我,你那种老婆我早就离了,我支持你,希望你办完离婚手续后,安心帮我管好工厂,这段日子,我暂时帮你顶着班,你回家的工资我会照发给你的,但是,不能太久,给你一个月时间。”
第二天,明明背上简单的行李,在厂友依依不舍的目光下离开了厂房,他站在公交候车厅,望着那间充满快乐的工厂,目光中闪动着泪花,他知道,今日一别,再见的机会很渺茫,因为他知道妻子的脾气。
绿皮车将他又带回了太阳刚刚升起的老家,他和妻子说,这次回来的目的就是办理离婚手续的,妻子微笑了一下,带上两岁多的儿子出了家门,他从父母的鼎锅里装了一碗饭,叫正在奶奶怀里的女儿走过来,女儿一口,自己一口的吃着早餐,自始至终,父母,妹妹,弟媳妇,没有一个人出声。
突然,女儿笑嘻嘻的在叫哥哥,明明母亲猛烈醒悟的急忙站起来往外面跑,哎呀,我孙子呢,明明的爷爷,妹妹也跟着跑出去问住在公路边的邻居,邻居说;孩子妈上了去城里的班车,现在应该到镇里了,明妈妈边数落边哭泣,“这种家庭怎么过啊?我前世做了什么啊。”
一切都是在明明的预料中,他习惯了,喂饱女儿后,对女儿说;“快去奶奶哪里,爸爸去你外公外婆家,就回来。”嘴上说着,又转身抱着女儿去路边等去城里的班车。
两个多小时后,到了岳父母家门口,见孩子一个人坐在门口走廊的小凳子上,明明将女儿放下来吩咐儿子和妹妹一起玩耍,自己一个人进了屋,明白事理的岳母正在大声呵斥着自己的女儿,“你这个没良心的,父母的面子都给你丢光了,等下你爸回来了看怎么收拾你。”岳母用手指着女儿的鼻子骂道,“明天给我滚回去,如果再惹事生非,那就别进我这个家门,”岳母越骂越气。
妻子始终没有出声,不紧不慢的用棍子编织着一件粉红色的小衣服,仿佛母亲的骂与自己无关。
明明坐在岳母傍边,劝道;“您就别生气了,都是小婿不好,这么多年来让你俩个操了不少心,等爸下班回来,我有些事想和你们商量。”
“是我教女无关,早知道是这样,就不应该继续这门亲事,因为我们两家是知已朋友所以就和你父母续了这门亲事,我们没嫌你家穷,也没嫌你是农村人,为的就是一个“情”字,想不到竟是这个样子。”岳母伤感的流着眼泪!
岳母是某财贸学院的高才生,知书达理,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就提前办了病退手续,担负起家庭主妇的角色。
傍晚六点,岳父提着那个用了好几年的公文包回来了,在门口见到两个孙子,高兴的叫着他们的名字,进了屋,见我们俩也在,妻子流着泪,岳父心中明白了几分,瞪着女儿说;“你他妈的又给我惹事了?早知道你是这种不义不孝的人,当初就应该丢到江里喂鱼,费时现世。”
“惹了祸就回娘家?你丢尽我们的脸了,知道吗?明天一早给我滚!”岳父怒了。他们没有问明明为什么又吵架,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女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晚上,明明大着胆子和岳父母说;“岳父母在上,小婿结婚这几年,两个人的性格真的无法融洽,我今天斗胆和您们商量,我想离婚,这样也许对大家都好,”
“嗬嗬,你和我离婚?别高抬了你自己,你算什么?没有我,你连叫化子都不如,你知道吗?”妻子闭了一个下午的口终于开腔了。
岳父搬条凳子坐在明明傍边,拍拍女婿的肩膀说;“对不起你们了,可以再考虑一段时间吗?终究是共同生活了四年多,还有一对子女啊。”
“是啊,你要想清楚哦,婚不是说离就离的,子女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岳母真心不希望、也不甘心女儿离婚,所以说话的声音比较大。
明明说;“我已经决定了,这种日子我真的无法过下去,”
说完,想抱着两个孩子离开。
妻子冲出来一把抢过儿子说;“儿子是我的,别想带走。”
明明也没争,抱着女儿气冲冲的走出铁门,岳父岳母在后面不停的叫;“明明,你快回来。”
明明头也没回,想起那句;“没有我,你连叫化子都不如”的话,心好痛、好痛。
走出小区不远,明明买了四个面包,开了一间可住六个人的旅店,帮女儿洗了澡,将女儿放在床里面,自己连衣服都没解就倒在床上,伤心的望着天花板,咬着牙不让泪水流出来。
女儿可能饿了,哭着叫奶奶(女儿戒了奶后,一直跟着乡下奶奶睡),明明起身将女儿抱起来,拿出面包一边喂女儿,一边想着以后的路到底怎么走。
正是;
男儿最怕娶错妻,
鸡犬不宁在朝夕。
哪怕君读万担卷,
难免贫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