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格不与他人同
文/云蒙山人
最近,画家赵红霞女士接受了笔者的微信采访,就三个方面真诚交流。特以访谈录形式奉献给广大读者。
一、关于成长历程
1、云蒙山人:红霞老师,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成长经历和艺术简历。
赵红霞:我是赵红霞,号清卉园主,出生于1975年6月,陕西洛南县人。现为中国诗书画陕西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仓颉文化研究会会员,洛南县美术家协会理事,商山印社会员,洛南县仓颉书画院院士。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类书画大赛并获奖。
2001年,作品工笔画《暗香情》获得省美协诞辰80周年“延安颂”优秀奖。
2003年,创作的国画《荷塘清韻》入选中、日、韩三国举办的“”家乡赞”大型书画展并在三国进行了文化交流巡展。
2005年,作品山水画《山居人家》获商洛市首届书画作品一等奖并在商洛报发表。
2006年,作品《课外》获商洛市文化局青年书画大赛二等奖。
2008年,作品《秦岭魂》获商洛市“走进新世纪”中青年书画精品展一等奖。
2012年,作品《秦岭风情》参展中国教育学会美术大赛二等奖并在陕西教师报发表。
2015年作品《春色满园》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美术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6年作品《夏翠群峰》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师绘画组一等奖。
2019年出版有《翰珍》杂志第17期和《赵红霞水墨画集》。
2、云蒙山人:红霞老师,能否概括说说你的创作经历和专业成就。

赵红霞:记得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经常看见母亲绣的花鞋垫和各种香包感染着我画画的兴趣。
后来上中学时,遇到了张安民老师。他发现我特别爱画画而且很有天赋,就偏吃偏喝,精心指导。1992年终于考上了商洛师院美术系。毕业后,和我一起学美术的同学有的改行,有的放弃了所学专业,而我特别热爱这门绘画艺术,就坚持了下来。恰逢在2000年举办全县青年书画展中认识了王延年老师,才得知王老师是洛南书画名家,就多次拜访求学指点,我的作品也多次在省、市、县参展并获奖,得到了同行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3、云蒙山人:红霞老师,能否说说您是怎怎样走上花鸟画这条创作道路的?在此过程中,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感受?
赵红霞: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辅导300多名学生参加县、市、省国各类书画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我多次获得优秀辅导奖,同时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我热爱绘画艺术,特别是写意花鸟,我就翻阅大量的古今名家画册,并进一步临摹研习,如齐白石、吴昌硕、王雪涛、徐湛、萧焕的作品。2016年在举办全县庆“三八”书画展,在参观书画展中得到洛南著名写意画鸟画家祁恩全老师的高度评价和指点,才使得我对写意花鸟画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发展方向,就师从祁老师,认真钻研写意花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祁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在去年国庆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

4、云蒙山人:红霞老师,你是如何处理好教学主业和课余书画爱好的关系,并且取得了教书育人与书画创作的双丰收?
赵红霞:我爱绘画,更爱我的学生,二十多年来,除了干好繁忙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外,我就利用业余和节假日研习书画,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贤妻良母都很容易,而同时去做一个画家,那就不易了,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日常家务,承担多种角色,就得付出更多的心血与气力,就得心力交瘁,就得在狭窄的“夹缝”里找寻属于自己的天地。
对于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无法选择的常态。我就这样坚持下来了,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二、关于办展感受
5、云蒙山人:红霞老师,据我所知,这是时隔一年之后你第二次举办个人书画展。与第一次相比,这次办展的初衷是什么?
赵红霞:去年的展览,主要以绘画为主,先后接待参观人数达300多人次,接受赠贺词书画作品100余幅,特别是得到了行家们的现场点评,使我受益非浅,才使我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今年筹办展览主要目的是书画结合,向大家汇报我一年来的学习情况,同时,再让大家多提出意见和建议。
6、云蒙山人:我注意到,仅仅一年时间,你的书法较前有明显的进步。可否就练习书法的过程与心得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赵红霞:一幅完美的作品,离不开落款这个要素,在去年展览中,有几位老师说我的画画得很好,就是落款上的字有缺点。加之这次疫情,不得不宅在家里,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练字,于是在练习中把字作为重点主攻课题,先后研读临帖了《圣教序》以及颜真聊、赵孟頫等名家其它碑帖,并经常研习身边书法名家石冬鳌、张乾翰、倪义汉、刘会军,武侃槽等几位老师的字,慢慢一遍又一遍的在废纸上练习,最终达到比较满意为止,这才使我的字有了很大的改观。

7、云蒙山人:红霞老师,扇面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但第一次把大量书法艺术作品以扇面展出,并且和画作比例几乎相当的个展,这还是我见过第一次。对此,您出于什么样的设想?
赵红霞:这此扇面展是在李志全和刘会军老师的帮助下举办的,意在打破常规展览,体现一个格式、题材的新颖,给人与众不同的感受。
8、云蒙山人:红霞老师,此次个展恰逢国庆长假,引起了轰动效应,前来观展、题贺、留言的有哪些洛州书画界名人?你对谁的留言印象最深?
赵红霞:截止10月10日,这次展览前来参观的有500余人,留贺词的有100多幅,他们都是商洛书画名家,有石冬鳌、倪义汉、马英武、李志全、闫英杰、武侃槽、刘会军、谢亚锋等老师。
他们对我的作品都提岀了肯定和指导性意见。特别是武侃槽老师对我的作品作了详细的指导,并提岀了后期主攻方向,现场为我写了“万紫千红”四个字作为激励。

三、关于未来展望
9、云蒙山人:红霞老师,你在传统花鸟画特别是荷花、牡丹的创作上已经颇有心得,这次又努力拓展自己的表现领域。“目标引领方向”,您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一定有预设,能不能悄悄地透露给关爱和支持你的老师、同学、朋友们?
赵红霞:后期的方向是书画并进,不断向书画名家、老师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重点突破写意花鸟画中草虫和鸟的研习,使作品更灵动。多方位掌握行书要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画坛的佼佼者。
借此机会,我特别要感谢多年来一直支持和关心我的家人、老师、朋友、学生及同行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是我的老师、朋友,是我的动力、后援,更是我的最爱,我将一如继往地学习、提高,砥砺前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格不与他人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后,让我们用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祝福红霞老师明天更美好,发展更辉煌。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教坛耕耘33年,绝不凑合;自发教研23年,成果丰硕;兼职文史13年,普遍认可。本职之外喜欢追光逐影、舞文弄墨,愿结识更多求真、尚善、向美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