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携妻去青山桥镇田心铺村的岳母家过节,顺便再次到舅子家的责任田里察看稻谷情况。两丘田环查一遍,发现稻杆没有倒伏的,稻谷已是金黄的了。见此情景,我心想:稻谷这几天非收割不可了。于是,我立刻打电话给早已储存了号码的河南驻马店的收割机师傅,他答应明天帮我们收谷。听了收割机师傅的口讯,我心里踏实了许多。中餐后,我和妻高高兴兴地返回流沙河的家中。谁知,晚上天空中又飘起了小雨。十六日清晨6点半左右,我急急地早起,起来一瞧屋后的桂花树,只见桂花树叶子表面湿漉漉的。我推想,树叶既然是湿漉的,禾叶也一定是湿漉漉的。看来,我们的稻谷,只能静待时机再收割了。10月7日,天气转阴,深谙农事的邻居和老板打电话对我说:“陈老师,今天让稻田、稻谷晒一天,明天你再叫师傅过来收吧。”10月8日,两台收割机在田心铺村中间湾组的连片稻田里忙碌了大半天。收割后,望着近60袋沉甸甸、金灿灿的稻谷,我心中暗喜。一起收谷的立叔笑着对我说:“陈老师,你们4亩田,稻谷肯定超过4200斤了。你们明年一定还会种田的。”本来,由于妻经商的缘故,我们多年没种田了。今年上半年,妻在网上看到新冠疫情影响,越南等国禁止向中国出口大米的消息,担心到时难买到大米,于是决定耕种她弟弟家的4亩田。我和妻本是种田出身,对于种田,可谓熟门熟路。在我看来,现在种田,是不难也不易的活儿。说不难,耕田可喊专门的耕田机师傅,制虫也可喊别人,而且田坪水库的水可直放到田中;说不易,是因为这2丘田去年闲置了一年,田中杂草茂盛,除草任务大,要把杂草一手一手地从打过后的田泥中翻出来,洗尽泥土后再丢到田埂附近,然后再集中担到空闲处。还有就是,种田要经常看水,看病虫情况。好在看水看虫情,有岳母帮忙。耕耘之后,就期盼着收获。自己种田了,我也关注着其他农友的收割情况。记得在10多天前,流沙河镇荷林社区喻雪冰家收谷后一场雨把他们翻晒在晒谷坪的谷子淋湿了。他们冒雨叫车把谷运回家里。幸亏他们家房屋宽敞,楼上楼下房间、走廊都变成了“晒谷坪”。由于稻谷铺的比较薄,他们又勤快翻,到笔者去了解情况时,他们家的稻谷未发芽仍然安然无恙地躺着休息。荷林社区肖信如家的情况则不同。他们家的稻谷收割时没被雨淋,他们的稻谷除了堆一些在堂屋外,其余的放在走廊及晒谷坪里,并用两块很大的塑料布从二楼放下遮着谷物,还用2台风扇让谷物乘凉。他家的稻谷,到昨天笔者去看时,也没生芽发霉。不过,由于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田里倒伏的稻谷生芽了。一日,我在荷林社区新建的民心桥上遇到了一个年轻嫂子手提一个篮子,篮中盛有稻穗,我忙询问情况。她说:“倒了的禾反正生芽了,不如割些回去喂鸡鸭。”笔者实地查看了一些地方的稻谷,倒伏在田的稻谷很少很少,站着的稻谷暂时没有生芽。古语云,苦心人,天不负。今年的天气尽管有些反常,老天也只是想考验一下农人的忍耐力和意志,雨天不会持续很久的。成语有天赐良机,我想上天也一定会赐农人“粮机”的。果然,10月7日雨过天晴,未收谷的农人忙碌开了。我估计,三四十台收割机在10月10日左右,就会把我地的稻谷收割完毕,丰收在望。(天晴了,宁乡市坝塘镇农民在抢收。图由钟俊夫提供)
陈立中,湖南省作协教师分会会员,长沙市作协会员,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宁乡市作协会员。《给妈妈的一封信》入编湖南省作协潇湘家书选《文学人的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