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鸿雪诗词,关注更多精彩
合作加主编微信13566800111
投稿请发邮箱:
911392163@qq.com
鸿雪诗词
【前言】鸿雪诗词今起连载山西作家徐建宏的现代文言文《文朋列传》,这里每个人物都是独立成篇,文笔有趣生动,娓娓道来,流畅自然,读文如见其人,非常值得一读。
鸿雪之当代文言文系列 | 《文朋列传》之四十九
云中鸿鹄 张晓枫
晋地文坛,生态繁复。专业操持者甚众,业余兼顾者亦群。凡有所声闻者,必然经由一域崭露头角,领风带潮若干年,之后或者趋于灿烂,或者复归平静,俱各有踪,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小说作家名张晓枫者,即如所言之归于平静者也。其人山西原平人氏,幼历苦困,奋起于乡野;学渐中文,醉心于缪斯。以小说而驰名晋省文界,以文职而蛰居交通行业。不卑不亢,亦侠亦义。其奋争崛起、跌宕起伏之情状,一如鸿鹄骤起于云间,复能畅行鹰扬于九天之上,诚生为儒生而入世进取者之样板也。
辛未前后,余初涉世艰,颠簸苟且于北秀容苦寒之所。以诗心未泯也,时与寻隐逸士赵泽亭等诗酒酬和,苦中求乐。不期然间,于轩岗小镇得识晓枫。其时该兄供职于轩岗矿工报社,兼作小说,而困惑拮据之度有过于诸位友好。然其谋面之际,概不诉苦,始终笑意盈盈,恒显斗志昂扬。余等皆诧讶,以为至刚至强者也。泽亭略解其情,谓曰:此小说家作态;非比吾等诗友心直口快也。后来观察,果如所言。殆晓枫之所履历,步步艰难,屡经幻灭,唯以小说倾诉衷肠,而不轻与人言——此谓之苦不堪言矣。
晓枫进学之际,潜心苦读,冀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而遭逢错乱,情兮果兮,复归原籍。自兹砥砺自勉,孤身远游,混迹职场,飘零转折若干年。正欲扶摇直上,而天柱折摧,家道中衰,父逝母悲,姊远弟幼,独力担之,心有惧而气不足;醉心文学而唯以故事自述自勉,有小说《桃花河》、《白手帕,红手帕》、《葬父纪事》尽叙其节矣。乙亥年,得文界前辈举荐,停薪留职远赴太旧高速指挥部白身效命;未期一举扭转颓势,以功劳苦劳而得以留任。慧眼识珠之张公明旺者,嘉许其志,简拔其才,助力调入厅直单位,使高超得以施展,梦寐终成现实,眷顾之德可历数矣。又十数年,晓枫知恩无言,报效本职,兢兢业业,屡获擢升,直至居任现职。甘苦相激之际,恍然而渐入化境矣。
尝数度品读其小说及散文作品。其行文也,朴素真切,委婉深沉,但有意象,莫不恰中肯綮;凡所描摹,皆有所踪。词句虽显质朴,恒见意绪飞扬,兼具诗人情愫,上穷碧落,下汲黄泉,发人深省者多矣。又见其新书所置序言,为胞弟手笔,中有多节,皆畅叙深情,血浓于水,令人读之而心悸,慨叹手足之情。其别出心裁之举措,出乎预料之外尤甚。于此亦可略见其人之秉性。
余与晓枫,年齿相若,每互称仁兄,以示敬爱也。自轩岗晤识,其后若干年,各为稻粱而谋,虽内质有别而情致实一,分飞天涯,相聚偬倥。然神交之友,虽远隔时空而犹如眼前也。偶聚晤,晓枫必然勤声问候,细腻周到;又善劝解聆听,设身处地,恍如兄弟在侧,亲情弥漫。闻其功名日进,文字亦屡有斩获,常电话询问致贺,兼叙别支,辄互有感悟于心焉。世之所谓君子之交者,诚如余与晓枫也!
癸巳年午月,省作协召开代表大会,余与晓枫幸而见列,遂可日日小聚,言谈欢恰。晓枫出其所辑新著,馈之友好,奔走之际,神采飞扬。余欣然而赞曰:此非余所谓之云中鸿鹄乎?
2013年7月14日
(待续)

作者简介
徐建宏,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西文学院第三批签约作家。著有诗集、散文集若干,文言人物传记《文朋列传》及文言辞赋作品《地质赋》《文博赋》《太山赋》《亲贤赋》等。

《文朋列传》微信签售
由作家徐建宏历时五年、前后跨度十七年精心打造的文言人物传记作品《文朋列传》,自2016年11月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的关注与好评。该书出版后,虽然已经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签售活动,但是仍然有许多未能获得此书的读者,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打听此书的求购途径。
欲购书请通过微信搜索手机号18635111945添加好友,有惊喜哦!
《文朋列传》相关评价——
〇《文朋列传》此一体例,确乎当代文苑奇葩一朵。不独山右一隅,放眼九州,堪称独树一帜。徐君以一人之力、一己之见,传略人物,或可以当代三晋“儒林外史”视之。(张石山先生序《人文荟萃》)
〇作为三晋文坛的佼佼者,他在文学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停地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文言文写人、述史上贡献尤深。《文朋列传》的问世,让人们对三晋文人或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文学晋军”群体塑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郭新民《传承三晋文脉,抒写文坛史书》)
〇徐建宏虽然写的是自己的“朋友圈”,却是塑造了山西文坛群像,写作了一部山西文学史。(李遇《徐建宏:写出独特山西文坛朋友圈》)
〇总体而言,在当代中国文坛,尤其是山西文坛,以文言行文,辞采华茂的徐建宏《文朋列传》不啻一股清风,荡漾在百千读者之间,芳气盈颊,沁人心脾,它可能会唤醒一些人,它必将会唤醒一些人!(张德恒《笔状风雅,因文寄心》)
〇一部作品的诞生,背后是无数自己和自己独处的时光。你要想给大家呈现出一部好的作品,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自己要耐得住寂寞。我写这本书没有别的目的,这本书肯定不会畅销,也不是为了稿费收入,我还得自费印刷,自费出版后还要送人。所以写作这本书的动机,就是没有功利性,所以就能够入静。因为我就是文字本身,我就喜欢写这样的文字,我要用文字来写我的朋友们,我要用文字表达我的理想,记录我对人生的体验,追寻那个似乎虚无飘渺的大道——这就更没有任何功利性可言了。除了寂寞,还要承受物质的挑战,还得舍弃其他许多东西。
为了这一切,我觉得,十分值得。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品味书香》栏目访谈,徐建宏语)

本刊总顾问:蔡世平
栏目主持 徐建宏
总编:徐吉鸿
编辑: 飞 雪 习 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