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丰碑
作者: 秋水伊人
那天上午,天气一直阴沉着,临近中午放学,淅淅沥沥的小雨竟下来了,难道老天也知道:我当时在怀念着一个人,即著名诗人作家刘玉堂先生?
上午,我负责管理初二级部同学们体检事宜,因此,忙忙活活地没有去办公室,我带了一个水杯子,就去了美术展室,看着一批批学生来来往往检查,我也不好拿一本书,于是我忙里偷闲在手机里看了看前一天期鹏发给我的《吴伯箫的“忘年”往事》,从中了解了吴伯箫的《忘年》出版前后有关事宜,以及吴老81_82年生命最后阶段的一些情况。鉴于前一天阅读《刘玉堂文学馆》时,对期鹏的《刘玉堂——他在沂蒙的山水间永生》和刘玉堂先生的《龙子峪的传说和真实故事》两篇文章,意犹未尽,于是直接百度搜索出来,继续研读了几遍,还不尽兴,就把这两篇文章发了朋友圈,以飨更多读者!
期鹏在他的文章中开篇写到“玉堂先生的突然辞世,让许多人惊愕不已,也让许多事情有点措手不及。”我觉得从感情上讲,玉堂先生已经成为期鹏家人一样,其思想深处的感情甚至早已超过家人也说不定,因为那些年,他们几乎每周见面,甚至一周见几次面,很多情况下形影不离,玉堂先生的突然辞世,他当然会惊愕不已!就连我这个和玉堂先生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也是感觉吃惊的很,毕竟玉堂先生才71岁啊!
玉堂先生5月28日辞世,刘玉堂文学馆9月22日如期顺利开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期鹏夫妇的坚持,如果不是桃花岛主人董方军先生的坚持,如果不是刘玉堂文学馆所有策划人员和投资人的坚持,如果不是全国那么多文学界、书画界人员的鼎力支持和相助,怎么会有刘玉堂文学馆呢?!
期鹏在文章最后说:“时间将会告诉人们,玉堂先生是不朽的,我们相信,我想很多人都会相信,一百年以后,还有人会看他的书,记住他的名字;二百年以后,还有人会看他的书,记住他的名字;三百年以后,还有人会看他的书,记住他的名字。”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我想在写这一段文字时,期鹏一定是含着泪的!这时我想到了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就像期鹏对莱芜现代三贤:吴伯箫、王毓铨、吕剑老人,就像期鹏对刘玉堂先生……以及期鹏对他所研究的每一个人。
什么时候在莱芜大地上,能有一座吴伯箫的塑像,吴伯箫的丰碑,吴伯箫的纪念馆?盼望莱芜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济南、莱芜的各级领导能够重视一下?!
后记: 《一座丰碑》这篇文章是我一年以前的这个时候,我收到了期鹏当时的所有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写的一篇小文,当时也是有感而发。还好,为纪念一代山东籍散文大家吴伯箫先生,推动山东散文事业发展,打造散文文化品牌。2020年8月8日上午,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支持,山东省散文学会、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宣传部、莱芜区文联主办,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莱芜区散文学会、当代散文网、济南海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华成杯"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全国散文新作品大赛颁奖典礼暨吴伯箫文学馆开馆仪式在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明德堂隆重举行。如今,在莱芜这片热土上,终于有了有了吴伯箫文学馆,以后陆陆续续还会有吕剑文学馆、王毓铨文学馆以及莱芜历代名人馆……以供莱芜人民、莱芜师生、莱芜的文学爱好者们参观、学习。

秋水伊人,原名亓玉玲,本科学历,高级教师。教学之余喜欢唱歌、跳舞、旅行,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原莱芜市作家协会会员,原莱芜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理事。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中国作家网》等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事迹收入《东方创业者》、《中华之魂》、《光辉岁月》、《山东教育报》等。出版个人散文专辑《秋水涓流》和评论集《许庆胜人品文品研究》。《秋水涓流》获原莱芜市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诗评《文学创作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2018.第11届“毛泽东颂”诗歌朗诵会暨征稿评选活动中,荣获“第四届屈原.蔡丽双杯杰出诗歌评论家”。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