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没有姐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家亲兄弟姐妹们仨,一个哥哥一个小妹,我排中间。南方人喜欢把最小的妹妹叫伢妹,四川重庆那边叫幺妹,都是疼爱的意思。我却觉得叫老妹更亲切些。
老妹姓韦,名玉英。亲妹妹,当然和我一个姓。至于名字的寓意,我想,是上面两个男孩,又在计划生育之初诞生的女娃娃,当然像宝玉一样珍贵,英字取之于毛主席为女兵题照的“飒爽英姿”吧。我们家仨孩子,就老妹一个女孩,应该是最被疼爱的人了,实际上是平等对待的,甚至小时候还总被欺负。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国的重男轻女思想呗。
记得小时候,我大爷还健在,我亲爷爷七十年代因饥饿加疾病早早离世了,爷爷的亲哥哥也就是大爷,就是我们的亲爷爷了,对我是最亲近的。爷爷常常说:男女平等,忽然一下子不知道想起什么来了,就唱起了“十个桃花女也不如一个跛子儿”。老妹就撇嘴说爷爷偏心,爷爷也总是一笑了之。
小时候我们每每闹矛盾时,爷爷就会说小丫头怎么和你哥哥吵架了?老妹就会带着哭腔反问道,是我大还是哥哥大?爷爷就翘着胡子瞪着眼睛没法回答了。然后就是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老妹初中毕业,因为我要读高中,老妹本来可以继续读技校,虽然学费不太高,但家里情况不允许,就没有再读书了。后来听说那届的技校毕业生都分配工作了。我妈就常说我,这是你一辈子欠你妹子的!

后来老妹给邻村一位同学的姐姐在县城学裁缝做衣服,我读书的二高中正好也在老城,我们俩就一块在县城疗养院都爷爷的房子里住着,一块做饭吃。说起都爷爷和强奶奶,帮我们家很大的忙,我哥哥当兵也是人家帮的忙。我们仨一直也不敢忘恩,每次回家都要上门专程去看望二老。
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妹跟着打工族去深圳打工了,那时候家族里有个叫韦虎江的伯伯在那边当官,照顾有加。老妹发了工资大都补贴家用了,也经常给我寄些生活费。我也经常和老妹通信,问问安好,叮咛照顾自己什么的。偶尔会在信封里加几张洛阳牡丹照片和校园里摘的发红的漂亮枫叶,以打发老妹的思乡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妹也到了谈恋爱的季节。当时谈了一个四川的小伙子,带回家见家长时,全家人极力反对。我也不愿意,就这一个老妹,嫁那么远,万一受了欺负一时半会儿也帮不上啥忙。人们说养个儿子操心十八年,养个姑娘操心一辈子,是绝对有道理的!为了让他俩彻底断绝关系,就让妹妹回洛阳来了,在洛阳防疫站上班的卫兵堂哥介绍下,进了丹尼斯百货工作,一直工作到现在。

老妹在工作中认识了现在的老公邓卫星,新安县人,人也不错,实诚孝顺。我曾问我老妹怎么相中他的?老妹说那次他说要回家看他爷爷,我觉得孝顺的人能靠得住,就同意了。后来丹尼斯公司在洛阳给员工在周山森林公园旁边买地,建了小区并分了福利房。现在他们家日子过得还可以,有儿有女有工作。女儿是大的,不爱说话,像她爸,不过心里清楚明白的很,属于外秀内慧性格。儿子上幼儿园,性格调皮捣蛋,像他二舅舅我。
今年国庆节回家,返回时坐高中老班长牛辉的车到洛阳,先去了老妹家,外甥回老家陪爷爷奶奶了。只见到了外甥女,还是爱笑不喜欢说话。老妹才三十几的人,很瘦,脸色也黑了,显得有点老相,让人看很心疼。我说你都在洛阳生活快二十年了,你咋看起来不像城里人呢?老妹说,一家老小都要我照顾,还得顾着两边爹娘,能不操心吗!我说哥以后不欺负你了,哥好好工作,将来帮衬帮衬你家,老妹笑笑说,你照顾好你自己都已经不错了。都多大的人了,还光顾着玩,老大不小了。我赶紧说,是是。细想起来,我这个当哥哥的一点都不称职,欠老妹许多许多......
老妹,辛苦了!

作者简介:韦海民,笔名韦嘉豪,1979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旅居河南省会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