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原广生圣母观音菩萨庙,始建於何朝何年无从考证,但据现存的五幢碑刻所载可知始建于明,修建於清顺治、康熙、嘉庆、道光和民国拾伍年,民国二十二年。此庙於一九五三年拆毁。
圣母即观音,观音在唐代以前称“观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她是从梵文译过来的。在唐代为了避太宗李世民的讳,便将“观世音”的“世”字去掉,简称观音。《妙法莲花经》的〈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她能现33种化身,救12种大难。众生遇到困难或灾难时,只要念诵她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她不分贵贱贤愚,对一切人的苦难均加以拯救,即所谓“随类化度”。因此,她的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在历代社会中,无处找到平等的老百姓。对于这样一位能公正而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的观音菩萨当然是十分欢迎的,所以观音也就成为中国民间四大信仰之一,是影响最大,信徒最多的佛教菩萨。
佛教认为,佛和菩萨都是没有生死和性别差异的,他们在世人面前可根据不同需要,示现各种化身。因此在佛教中便有:“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六观音“”七观音“的各种说法,实指观音的各种化身。天台宗师传之六种观音的称谓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师之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密宗所传六种观音的称谓是“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如音观音”等。“三十三观音“则是指观音所拥有的33种不同的形象,包括“杨枝观音”“读经观音”“白衣观音”等等。此外,明清还流行“送子观音”。这是一尊女像的观音,手上抱着一个欲赐予的小男孩,很受求子心切的妇女欢迎,她是中国汉化佛教创造出来的一尊观音,我们广生圣母菩萨就是这样的观音。
根据中国的传说,观音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日,成道日是农历六月十九日,涅槃日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传统的“观音斋”就是在这三个十九日忌吃肉食,只吃素食。印度佛教只禁“荤”食而不禁肉食。所谓“荤”是专指大蒜、葱这些气味浓烈、富于刺激性的东西。禁止肉食,这是中国汉族僧尼特有的佛教习俗,其源起于南北朝时,梁朝武帝萧衍的提倡。后来,不仅所有的汉族出家的僧尼都“吃斋”,而且一部分在家信佛教的居士也“吃斋”。而某些崇信佛教的善男善女,则只是在他们崇拜的某些固定时间,如农历初一、十五或佛教的有关节日时“吃斋”以示虔诚事佛。
广生圣母菩萨观音庙在邑治西南十里许,村名大原,它分金山秀气,含洛水精华,为古吕盤遗址。东盛水,西双龙,址行约里许为奶奶圣殿。有正殿五间、献殿五间,钟楼一亭,路北戏台一座。正殿内有五圣母观音菩萨泥塑金身像,献殿为三十三种观音菩萨化身泥塑金身像,钟楼铁钟高悬五尺,高三尺许,响时声传三十里之遥。(于53年拆毁)
广生圣母观音菩萨庙,十分灵验,初一、十五香火不断,信男信女络绎不绝,有求子孙平安的,有许愿兑现的、还愿的,有求赐的,十分红火,每年二月十八都有大戏两台,交流物资,活跃人们生活。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