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先辈伟业,弘扬平东精神
文/希望
2020.年10月6日正遇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时,我们平定文化促进会在荆建平老师带领下,去了平东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学习、参观、慰问演出。
我们一行30多名队员,自备车辆,演员们自备服装道具。一路迎着秋韵来到东回娘娘庙村。
这里距平定县城100多里地,东与河北井陉县接壤,南与昔阳县交接,海拔4000米之高,群山环绕,峰峦叠嶂。是晋、冀咽喉要道。
1937年10月,日寇占领平定县,到处烧、杀、抢、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建立了“平东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根据地人民通过破袭战、攻坚战、围堵战、游击战等多种方法与敌寇斗争。这里有八路军指挥部,各组织部门齐全,有县政府、承审处、司法科、有王谦同志的办公地点、战前指挥所、八路军住地、军械修理厂、战地医疗所、财务处、后勤处、警卫连、民政局等等…办事机构。在古州抗战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平东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壮大。最多时管辖7个区,153个村,83000多人,方圆550多公里。在抗日战争中平东区有800多名抗日英雄为国捐躯。最突出的有娘娘庙村的李旦孩,一个人阻击日寇进村,杀死日寇多名,最后寡不抵众,英勇牺牲,被太行区授予“杀敌英雄”。
这里也是八路军129师386旅首战告捷之地。
这里有八年抗战中,中央领导们战斗过的足迹和生活过的地方,为纪念老一辈革命家和为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们,这里修建了“平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里面详细介绍了每个时期,每位英雄的所有事迹,感人肺腑,崔人泪下。馆前有首长们的塑像,
平东人民在新时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尤其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支部书记,原本是一个村民,为了生活在他乡打拼多年,后来有了自己的工程队,挣了钱后,他不是想到自己过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是想到要回村去建设家乡,代领全村致富。在他的带领下绿化荒山,种粮种菜,修路脱贫。在这个物欲橫流的时期,能有这么个人,挣了钱想到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实在让人敬佩。他表示我要继承和发扬老区革命精神,守初心,担使命,要把平东这片红色土地打造成抗日红色文化园,平东小杂梁基地,平东干果基地,平东养殖基地。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我亲眼目睹了村里现在的情况,年青人都在外打工,村里留守的是老弱病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崔书记敢于迎着困难上,带领这些人一点一点的搞村里的建设。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胸怀大志。愚公移山的精神再现。
为了对老区人民的慰问,荆建平老师亲自组织编排了文艺节目给乡亲们演出,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2020.10.8

作者简介:希望,本名王秀荣,阳泉市人,中共党员,阳泉技工学校退休,高级讲师,矿区作协会员,冠山读书会、阳泉桃河读书会成员。热爱文学事业,多次在中外文苑网络平台和阳泉晚报上发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