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睿眼识真金,拍卖场上的亿元创造者
蔡万霖 90年代初从事房地产投资,而艺术收藏至今已经有三十余载。
他在艺术收藏上可谓独具眼光、战功赫赫,2010年在国内最早发起艺术品投资基金。
李可染 长征 镜心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96 × 146.5 cm

中国嘉德2010秋拍 成交价:RMB 107,520,000
2010年,在中国嘉德秋拍“长征――大师们的笔墨征途”专场中,蔡万霖一举拿下李可染的水墨巨制《长征》,1.075亿元,让中国艺术品市场稳健的走入了亿元时代。
蔡万霖的独具眼光还体现在早年对于黄宾虹市场的认可,其收藏的黄宾虹作品《黄山汤口》在2017年以3.45亿元成交,创下黄宾虹单幅作品的拍卖世界纪录。而这件作品2011年身价仅为4772.5万元。

黄宾虹 黄山汤口 立轴 设色纸本 171×96 cm
中国嘉德2017春拍 成交价:RMB 345,000,000

中国嘉德2017春拍黄宾虹《黄山汤口》拍卖现场
他对于收藏艺术品和投资,有着狠准稳的风格,独立思考,果断出击。而为人上又极其谦虚,始终保持着一颗不断进取的心。
除了投资和艺术品收藏,他还一手创办了艺库网,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和了解艺术创作。
2
收藏李可染黄宾虹的人,画了什么样的画
而早年专业学画经历,蔡万霖没有放弃,闲暇之余在工作室潜心创作,于是有了近期即将举办的个人作品展。

▲蔡万霖与他的雕塑YY
相信了解蔡万霖的收藏的人,看了他的创作会大吃一惊,收藏黄宾虹的人怎么会画如此童真又简约的绘画?
ArtAlpha:您的收藏和创作风格迥异,这个反差您怎么看?
蔡万霖:我认为不是矛盾的。
收藏这一部分我很包容,近现代是我的主要方向,但是潮玩我也有收藏,而且起步也比较早。我关注美术史的发展,所以这条脉络上我都在学习和关注。
到创作上,我们生活在当下,我希望让自己创作起来轻松愉快,也希望我的作品别人能看得懂,看着轻松高兴。所以有了我现在“YY”这个形象。

蔡万霖笔下这个男孩形象他称为“YY”,《这是个误会》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20
我人生的规划就是企业家,收藏家,艺术家,而今年的疫情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创作,加快了成为职业艺术家的步伐。
ArtAlpha:您在此之前有过创作的经验吗?
蔡万霖:我本身就是专业艺术背景出身,但是我认为学院里面所学,只是完成了技术问题,称不上创作。只有把人生的经历转换成艺术语言,告诉大家,才称得上创作。
ArtAlpha:您为什么学院之后没有继续职业创作?
蔡万霖:还是我上面讲的,我自身来说,只有有了经历以后,才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
所以我的人生规划上,选择了先做企业,再做收藏,现在做艺术创作。
而不管是在做企业,还是做收藏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坚持创作,但是一直都没有达到我满意的状态。而近期这个“YY”的系列创作,我觉得是我想说的,想表达的,想与大家分享的。
ArtAlpha:艺术创作对于您做企业上有什么影响吗?
蔡万霖:在做企业当中,极大多数是需要理性的,要保持一定的竞争状态和工作节奏。
忙碌之余的创作是可以让人安静下来,释放压力的。
艺术创作能让人回归到单纯的状态,我在创作的时候是很兴奋的也是很快乐的。艺术可以说是我一生的追求。

创作中的蔡万霖
ArtAlpha:所以您笔下的YY实际上是一个您所追求的返璞归真的状态了?
蔡万霖:我本身希望自己是这样一个状态:简单,幽默,快乐。所以我画YY的时候会带着这样的愿景去画。
也希望通过作品与观者交流,之前有收藏过我作品的藏家说,每天早上看到这个作品很开心,晚上回家看到,又觉得可以思考很多,我听到这些反馈是很开心的。

收藏家在蔡万霖作品前
ArtAlpha:艺术收藏和艺术创作上,您觉得有什么区别?
蔡万霖:艺术收藏是非常理性的,决定收藏一张作品的背后,是长年累月的知识结构和人生见识以及价值观。
尤其是拍卖场上几分钟内的成交,实际上来自于多年对于艺术史,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具体研究,这个过程是非常理性的和持久的,和运动员场上几分钟是一样的,背后是多年的努力和汗水。
创作是感性,但是这个感性的背后也跟知识面和价值观有极大的关系,是那些积累后的感性输出。

蔡万霖展览现场
ArtAlpha:哪些艺术家是您认可的?收藏这些艺术家作品如何影响您的创作呢?
蔡万霖:我的态度比较包容,不管西方,中国传统都能接受。我收藏的中西方艺术家我都非常喜欢。只有你接触了各流派艺术以后,才能提高视野,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
通过我的收藏,我能更深入的了解到某个艺术家的创作。但是最终的学习不是用别人的语言引入自己创作中,而是研究别人如何把自身经历引入到他的艺术语言中,这样的转化方式从何而来。而自己的创作,一定是来自自己的经历。
艺术家的创作追求总是希望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的。而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想说的,对于观者怎么理解,艺术家一般来说是包容的,这些反馈又会给艺术创作者很多的思考。

蔡万霖展览现场
这是我第一个正式的个人展览,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去呈现自己的创作,希望更多的人来喜欢我的作品,从中收获快乐或者启发。
ArtAlpha:您这个系列的创作是持续了多长时间?您把“YY”定位成潮流形象还是艺术形象?
蔡万霖:这个形象我打磨了四年时间,最开始的时候更抽象,后来慢慢形成了YY这个形象。

蔡万霖,YY,24x30cm,布面油画,2017年
而这个形象我定位还是艺术形象,虽然YY的色彩和造型容易被列为潮流这个概念。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有更多时间在工作室,所以创作上也加快了速度,这次展览除了40来件作品,还有30件雕塑,我接下来还会继续创作这个形象,YY没有年龄的限制,他在各个场景下的出现,是我在创作的时候所想到的,想要表达的。

蔡万霖,保持安静,200x200cm,布面油画,2020年
3
知己的解读
举办展览的画廊老板贾廷峰,从事画廊业近三十年,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他看到蔡万霖近期作品的第一眼。
但经过一番交流,贾廷峰迅速理解了多年老友的创作思路,决定在画廊给他举办第一场个人展览。

蔡万霖艺术展现场
ArtAlpha:您怎么看蔡万霖最近的创作?
贾廷峰:2019年圣诞节,我们正好在怀柔聚会,正好下起了大雪,冰天雪地里,他用手机给我看这些作品的图片,我当时觉得不可思议。

贾廷峰(左)和蔡万霖2019年圣诞节在北京怀柔决定了这个个展
我们认识三十年了,你想一个收藏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的人,来创作这样的作品,风格迥异,是不是非常惊诧。
但是后来我冷静下来一想,蔡万霖过去做这些事情,包括房地产,艺术收藏,他都是力争最好,极具胆识和勇气,所以他今天这个转身,也不是偶然。
当年他在瀚海拍卖4000多万拿下那张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也是让很多人诧异的,黄宾虹的作品价值在那个时候并没有被完全被认可,4000多万也不是小数目,是什么样的胆识才能下这样的决定!
所以一切看似诧异,但是又自然而然,我知道他是一个善于冒险的人,这点上我们一样,我自己以前在政府部门工作,转身做了画廊,也让人大吃一惊。我想这也是我们能够做这么多年朋友的原因吧。
ArtAlpha:所以知己间瞬间就明白了对方,您觉得他的这次转身对他有什么意义?
贾廷峰:我认为这个转身对于他非同一般。他将生活、工作、艺术融为了一体,变成他的日常,这就是他的生命状态。
这就是他真实的模样,是他灵魂深处的东西,我们觉得诧异,是因为思维的局限,觉得你就应该那样。但是为什么不能是这样呢?为什么不能有新的创作和转变呢?
所以我们的惊诧同时,也能理解他的转身是多么难的,没那么简单,看似平淡天真,但是这里面对他有很深刻的意义。

蔡万霖,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70x90cm,2020
你看画中这个形象“YY”两眼低垂,无嘴无耳,穿梭至各种场景,这实际上又是他的自画像,这里边有一种黑色幽默,让人沉思,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漫形象,他是有其象征寓意的。
蔡万霖把他几十年的经历,对生命的体验,对艺术的感知,通过一个简单的形象表达出来,可以说他在夹缝当中,杀出一条路,我为他感到高兴。
ArtAlpha:在您心目中,您怎么定义他的艺术创作?
贾廷峰:我认为他首先是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人,这个很重要。
像我们说现在中国艺术行业一样,需要先回到人的状态,回到常识。体会人的状态,艺术才是有温度的,这很重要。从常识出发,从做人的根本出发,把内心最质朴、最本真的东西画出来,才是一种创作良知的表现,我认为他做到了这点。
另外他的过往经历没成为一种包袱和负担,而是从里面汲取一些营养,完成蜕变,历尽沧桑,回到原点,很真实,很本质,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赞赏的。
很多人创作几十年,还在艺术外面徘徊,并没有理解艺术的真正含义。

贾廷峰(左)和蔡万霖在展览筹备中
ArtAlpha:什么才是您认为好的艺术创作?
贾廷峰:我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用灵魂创作的产物,单纯也好,复杂也好,都是真实的。
苦难是艺术家必备的。我认为最伟大的艺术家都会经历最大的苦难,这是肯定的,不然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生命生活的认知是肤浅的。
另外光经历复杂也不行,你没有智慧把这些复杂的经历转化,从中汲取到很多营养,也是不行的。如何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如何开创,是一个艺术家需要做的。
蔡万霖在这条路上找到了他自己的方向,完成自我认识和输出,我认为他是个成功的人。

蔡万霖,观,80x60cm,布面油画 ,2020
ArtAlpha:什么是您理解的成功?
贾廷峰:我眼里的成功人士寥寥无几。
成功不是你有多少财富,多少名望,成功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有独立人格、身心健康。很多人看似成功,但是内心是空虚的。另外还要看他在创造什么,对社会的贡献。
蔡万霖这几点都有,他做慈善,经常捐一些寺庙,帮助一些孩子上学。他潜心学佛,内心饱满又有激情,而且不断在创造,不断在颠覆自己,所以我认为他是成功的。
展览信息:

空寂的模样——蔡万霖艺术展
策展人| 贾廷峰
展览时间 | 2020年10月01日 — 11月01日
开幕酒会 | 2020年10月11日(周日)15:00
展览地点 | 太和艺术空间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2号院B10
空寂的模样:蔡万霖的艺术世界
去岁年末,正值圣诞。当日京郊大雪,整个北部山区银装素裹,呵气成冰,大地、山川白茫茫一片。应朋友之邀我和老友蔡万霖先生一起参加圣诞宴会,与其把酒言欢煮茶论艺,实为幸事一桩。
在远山和近湖之间,借着微茫的雪光,得以拜读万霖的一批油画新作,随着观看的深入,其作品给我带来的惊诧和感叹也愈加强烈,以至于脱口而出:”好好画一批作品,我要给你办个展!”后来没过多久,一场旷日时久的新冠疫情令人措手不及,之前的展览计划也不得不被迫搁置。直到前些天我和万霖才有机会在画廊面见,他如约带来了这段时间的创作。
这批作品的主体形象是一个身处各种情景设定下的孩童(y y)的各种形象,眉眼低垂,略带忧伤。许是万霖多年商海沉浮的感喟,或许是他有感于疫情带给整个社会的创伤,笔下的孩童总是形单影只,在自我隔离的状态中与时间对弈。那是一种类似于孤寂的无力感,耳不可闻,口不能言,所以索性让他无耳无嘴、在荒诞的绝境中显露出某种精神性的锋利叩问。孩童稚嫩青春的肉身和冷寂漠然的目光交织出单纯与复杂的年龄落差,被弃舍的五官和无聊的游戏又映射出”禁忌与开放”、”表象与内心”的悖论痛感。万霖试图勾勒出这样一种带有隐喻意味的符号指向现实世界中人类的普遍状态:戴着天真无害的面具,恪守沉默抑或失语,在单调重复甚至乏味的游戏规则中按部就班,而灵魂如坠深渊,饱受煎熬摧残。
万霖大概就是在这种难以排解的无望中萌生出了创作力量,孩童形象的指涉意义同样贯穿他同期所作的短诗之中(详情可参阅展览画册),那是带着强烈梦幻与超现实的呓语,也是意识流般却能触及灵魂的内心独白。如果单单看其绘画,我们可能会认为作者的创作初衷是基于晦暗现实而发出的愤怒诘问,但当你读过他的诗,也许会明了除此之外,万霖更愿意承担生命的重负以及给予人间一丝微弱的希望,一如他诗中所言:”河里大水獭在不停地劳作,筑起巢穴前的堤坝,如果水是唯一的幸福,付出的快乐就是希望”。孤独、疏离、静默,充满悲悯,万霖把孩童的天真与成人的艰深融为一体,在失衡和矛盾里体察疼痛与苦难,然后又以大面积的单纯色彩敷作背景,用静寂的场域冲淡现实的忧伤,而那些略带夸张的发型以及是似而非的动物道具都透露出某种幽默、诙谐的趣味,彻骨的凉意中被摄入些许温暖,万霖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化解荒漠的人心。
从企业家、收藏家到诗人、当代艺术家,万霖在不经意间完成了身份上的一次又一次地转换。特别是作为艺术家,当他的这批作品首次亮相,便为万霖这些匪思所夷的想法拍案叫绝,更为他”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脱胎換骨的蜕变赞赏。正如老子言:”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重新回到内心的质朴与本真,回到人之初那双赤子的眼睛,这就是万霖艺术的方向,回到生命出发的地方。这次的转身是彻底而觉悟的华丽蜕变,他终于可以把艺术融入生命、融入日常、融入信仰,而且一切都做的是那样的悄无声息、自然而然。
策展人:贾廷峰
2020年7月19日于京北燕山脚下
“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源于蔡万霖先生,ArtAlpha艺术阿尔法,太和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