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365》新媒体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发自湖北武穴
张小方,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本科,多次评为“模范班主任”,现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从教二十五年来,以积极的态度、昂扬的激情、活泼的语言,努力构建和谐快乐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班级工作中坚持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关注与培养,以学生的成功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以培养“健康、阳光、求实、进取”的人为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进步是不变的教育追求。
初心不改 静待花开
——张小方
蓦然回首,已走过二十五个教育春秋,有过不少的教育经历,现在回想似乎就在眼前,希望今天的这些记录,能够依然给自己带来温馨与美好。
满怀憧憬登讲台 跌跌撞撞静下来
95年踏出师范校门,18岁正是青春飞扬,意气风发的大好年龄,带着一腔热情,满怀憧憬于金秋十月,我走进独山镇中心小学,初登讲台。可是,当我看到学校给我安排的班级时,我傻眼了,一(2)班,我的天呐,让我一个刚出校门自己都坐不住的大小孩教这么一群小小孩?那时只感觉大脑一片空白,都差不多忘了当时陈佳安校长跟我谈话时那亲切的口吻,期待的眼神。只知道当我走进一(2)班教室时,看到一群小小不点们说说笑笑,吵吵闹闹的场景时,我真的深深地理解了人声鼎沸的含义,他们根本不把我这个新来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当回事,我知道我的教育之路不会平坦,好吧,就从收拾这群萝卜头开始吧。
于是,我与这群小家伙坚持斗争了两年,看着他们由一群无知任性不知纪律为何物的小家伙,变成坐得端正,读书响亮,发言积极,成绩优异的小学生,总有家长想办法让孩子转入我们班,我知道,这一路跌跌撞撞的历程,不但是孩子们的一次历练,也是对我的一次历练,它让我这么一个坐不住的人,开始渐渐地静下心来思考、做事,现在想想,那是一段我应该感谢的岁月。
1997年开学前,正当我准备继续带三年级时,一纸调令把我带到了独山镇第二中学(黎岭中学)。刚到学校,学校又跟我开了个玩笑,8月31日全体教师会上宣布我教数学,可是9月1日开学突然改成教语文,好吧,我的初中语文教书生涯就这样开始了。在黎岭中学的五年时间里,一路摸爬滚打,一心积极学习,一直努力工作,终于成为了一名还算合格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带着毕业班语文全镇第一的光环,我继续带了学校最后一届初一,于是那时我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球狂(为篮球狂),又因为当时只有我一个说着普通话,上课还算有点激情,又不是老头的年轻语文老师,一时间居然成为了初一最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现在想想,虽然算不得什么,但那时也颇有几分自豪。
7年的乡村任教的经历,一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让我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怎样才能成长进步,7年的磨砺,让我少了青春的飞扬,多了一份岁月的沉淀,让我从初出茅庐,书生意气的少年,渐渐成长为踏实努力,积极进取的合格青年教师, 我想,我要特别感谢那些年里遇到的人和经历的事,他们已经融入我的心里,成为一段最特别的记忆。
踌躇满志入晋梅 全心投入多期待
2002年夏天,刚刚因学校合并,准备到独山镇中学报到的我,突然听到晋梅中学成立并向全县广招老师的消息,本来低落的心情一扫而去,我要考晋梅,这是我最坚定的信念。于是疯狂刷题,中考试题、高考试题,后来,我幸运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有幸成为晋梅中学的一员,与一群最优秀的老师一起工作,能够时时向他们学习,那时,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在这里能够寻找到我的教育理想,能够享受教育的幸福。
总无法忘记晋梅初办时的艰辛,一个学生都没有,整个骄阳似火的八月,我们一群来自全县各地的老师,骑着摩托车走村窜户,劝说家长让孩子读晋梅,一个月的风尘仆仆,却无人有怨言,一群为理想而努力的老师成功地招到了600多名学生,那一刻,大家开心的笑脸现在依然刻在心里。
很快,踌躇满志的我就遭受了巨大打击,第一年我有幸与蒋黄珍老师搭班,成为蒋老师班的语文老师,虽然我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可是,面对一群更优秀的老师,在第一次考试中,就遭遇了当头暴击,班级语文倒数第一,那时,我迷茫,心情低落,可蒋老师鼓励我多学习,慢慢来,语文组其他老师都在积极帮助我,教我怎么做,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我知道,唯有多学习,多思考,多努力才能改变。
于是我向其他老师学习怎么优化自己的教学,怎么抓好学生的学习落实,怎么整理归纳,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那段时间,我成为了最忙碌、最充实的人,好在后来孩子们表现给力,不但取得过第一的成绩,而且在中考中表现很优秀,记得那一届开始落后的3班却成为了中考最好的班级。今天想起,颇有点“忆当年峥嵘岁月稠”的感觉,往事历历在目,感谢帮助我的人,感谢晋梅最初的岁月,让踌躇满志的我,多了一份谦逊、沉稳、坚定与执着。
经过最初的打磨,在晋梅后来的十几年里,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不断学习,因为心里总有一种期待,我的学生会努力成才,我们自己可以成长进步,感受教育的幸福,晋梅中学会越来越好。
不改初心许多年 无言默默待花开
花开花落,岁月无痕,二十五年的教育生涯转瞬即逝,我也从学生亲切的“小方哥”,成为了“小方大叔”,看多了云卷云舒,见惯了潮起潮落,已少了初登讲台的青涩,多了阅览世事的沉淀,但多年以来,无论何时,都不曾改变“用爱心成就学生的未来,做有良心的教育事业”的誓言。这是我的坚持,更是我永远不变的教育追求,我已见过太多的教育风景,经历过太多的教育故事,总有许多的人和事,在不断加固我的坚持。
第一次在晋梅当班主任,班上有几个特别的学生,其中有一名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经常捣乱,有一次无缘无故打了一位同学,理由居然是“他现在没有骂我,说不定以后会骂我,先打一顿”,父母年纪大,管他,他也打,典型的刺头,说服和暴力镇压都行不通,我只能一步步接近他,投其所好,陪他聊天,陪他打球,在球场上狠狠地虐他,从心理上压迫他,委以卫生委的重任,从心理上满足他,他身体好,鼓励他积极锻炼,为班级争光,后来在学校运动会中,他在1500米跑时,刚起步就掉了一只钉鞋,于是光着脚奔跑在学校满是煤渣,凹凸不平的跑道上,最后以极微弱的劣势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那一刻,他成为了班级同学的骄傲。在后来的学习中,他明显变了不少,成功上了高中。
还有一位同学叫吴萧剑,他很特别,从黄冈随父亲过来,一直很忧郁,因为他心里充满了不满,可能还有对我们黄梅这个小县城的鄙弃,他本来一心要读启黄中学,然后读黄高,而且自带光环,各方面都很优秀,篮球打得棒,萨克斯吹得好,学习成绩优秀,所以,他一直显得格格不入,总是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家长也很担心,希望我们老师能够想想办法,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自然责无旁贷,我试着与他谈名著,聊他以前的同学、生活,谈他喜欢的篮球、球星(这一点是我的专长,绝对秒杀他),有时约上几个同学打打球(那时班上许多同学喜欢篮球),利用语文课文小心翼翼地对大家做正面引导(那时班上问题学生不少),一点点接近他,渐渐地他开始融入集体,慢慢开朗起来,最后顺利考上黄高理科实验班,华师一附中,后来成为湖北省唯一一位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文科生。
上一届的一个学生,成绩一直不理想,因为他不喜欢学习,所以经常要做点别的事,违纪就成了家常便饭;个子很小,胆子却大,经常跟人单挑,虽屡败却屡战……总之一句话,除了学习,什么事都敢做。期间,我悄悄地问他,你这样,将来怎么办,他就告诉我说,他想做一名厨师,我愕然,很少有中学生希望做厨师的,他解释说妈妈对他太好了,他又不喜欢学习,就想做厨师,做最好的饭菜给妈妈吃。我震惊了,悄悄抹去眼角的泪花,他的话让我愧疚,我都没想过呀,那一刻我很感动,为他的心灵。我深深地认识到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颗美好的种子。
曾有七年级因父母离异,在寝室里总是想飞的女生,高中时遇见我惊喜地跑过来告诉我她现在居然成为班级的优秀学生;也有当年内向胆小,高中毕业非要父母接我去坐坐的小女生;还有毕业后一有困难就打电话给我,一聊就是几个小时的学生;当然,还有……
太多的学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坚守的意义,不管怎样的学生都值得期待,孩子们的变化我们永远无法预测,而我要做的就是初心不改,静待花开。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希望我做一名“呵护青春,传播美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地把关爱呵护送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教育的温度。帮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老师对他的重视,亲近老师,引导同学们团结友爱,建设温暖的集体。
把民主公平送给每一位学生,为他们创建和谐的班风。以小组民主自治的方式对小组进行管理,有问题小组积极想办法解决,减少对老师偏心的质疑,多一份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责任的理解,使成员之间更团结,更互助。班级同学更团结,更有凝聚力,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促进班级学生的成长、进步。
把表扬激励送给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播下进取的种子。上一届毕业的学生李嘉辉给我发来一篇题为《回忆》的文章,深情回忆了自己从天津回来插班学习差不多三年的经历。读到“记得刚开始老师一直吹我年级第一时,我的心脏跳到极点,老师并不知情的是那所谓的年级第一是在天津一所很差的学校,我就在想后面的日子怎么才能补上”时,想起那时的情景,就感觉很温暖,其实他 的情况我是不了解的,只是为了欢迎他并激励班级同学,所以狠狠地夸了他,说他各方面都特别优秀,没成想居然埋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激励他不断努力,真的成为了一名积极努力,不断进步的优秀学生。他的这篇《回忆》更坚定了我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肯定表扬,用激励,让学生得变得自觉自律,积极进取的决心。
把陪伴关注送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希望用最长情的告白,做润物无声的教育,坚持陪伴,渐成习惯。
把自信乐观送给每一位学生,为他们塑造阳光的性格。我希望我的学生不管成绩如何,都有胆识、有气魄、精力旺盛,充满积极向上的自信与力量,让自信阳光的性格成为他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路走来,从憧憬到现实,从激动到平静,从青涩到成熟,一直不变的是不断地学习,不停地思考,努力地坚持,我深深明白,教育的意义是许以学生以美好的未来,既是未来,当需等待,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老师。
李小平校长提出“创办有温度受人尊敬的百年老校”,我想应该是不忘教育的本质,不改初心吧,那它更需要静待花开默默守护的平静与执着,更需要在不断追寻中感受幸福。
希望多年后即使我早已离开教育岗位,但在心里始终是其中一员,我总以感恩之心想念她,想念那时的朋友,想念那时的学生,也想念其中的自己。我希望我的教育经历不仅是一段时光的历程,更是一份难舍的情感,它将注定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