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照片勾起我的追忆
一一想起我和父母的那些日子
文/李东升 主播/燕姐
接上篇
(十二)
继母过世不久,轰轰烈烈地"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父亲是当然的"阶级斗争"活靶子,揪出來杵在那儿让乱箭射发。就是斗他最励害的节骨眼上,也沒防碍他去找生活的另一半。因为父亲的工作单位是卫生医疗界,批斗他的情况,各医院,和有关单位都通气。有一次,父亲谈朋友到嫂子工作的医院去,被她科室的同事看到了,有些讥笑的对嫂子说:"哎,X大夫,刚才我看到你公公跑咱医院來和XXX谈恋爱,挨着斗还弄这个"……说的嫂子红红的脸,十分不好意思。
在那个年月,象父亲这种号称"牛鬼蛇神”的人物还敢有如此行为,真是胆大包天,是和"无产阶级专政"叫板,当然也会遭到子女的炮轰和反对。在单位批斗会上父亲还振振有词的说:"我有问题,归有问题,毛主席也沒说有问题的人,死了老婆不能找对象吧!"
所以,父亲依然决然,不顾一切去找老伴。
其实继母去世后,父亲是想跟子女们过來。他先在二哥那里住了一阵子。当时二哥已有两个孩子,四口人住两间小屋,加之他和嫂子都忙,嫂子不光要操持四口人之家,还要定期接待伺候年迈的老母亲,父亲住在那儿实在给二哥吃住都帶來很大的压力,父亲看到这些情况后,不忍心让二哥为难,住了几日便悄然离去了。因姐姐在很远的青海,大哥和父亲有很深的隔阂,父亲便奔我这儿來了。
我当时是三口之家,住一间小平房,俩个人的工资加起來七十多块钱,而且每月各自都要给对方家中寄送钱。父亲來我这时,正值剧团巡演"革命样板戏",所以滕出的集体宿舍父亲可以住。那时候,我给剧团写本子,可以不跟剧团去巡演。父亲在我这里居住期间,烧煤供应紧張,有时拿发的煤炭票,也买不到煤,我只好上泰山去拾干树枝,挑回家來烧水,做饭用。
上山捡树枝的地方叫"母猪窝”,因过去经常有野猪出沒而得名。到这个地方去要翻过几道山梁,因为近处的树枝早被人捡光了。挑柴火要一早五点來钟出发,下午落太阳时才回來,中午饭在“母猪窝"吃昨天晚上老婆特意给烙的葱油饼,喝着甘甜的山泉水,美极了!
我身体不是多強壮,挑下山绑好的两捆柴火树枝,分别插在两头帶尖的扁担上,挑起來走时还摇摇晃晃地,几个身強力壮的同伴说:“我操,你挑着两个“老鸹窩"还这样,知识份子不改造行嘛!",因为都是好朋友,我也不示弱:"沒有文化的军隊,是愚蠢的军隊。我挑柴火不如你们,你们写个剧本我看看!"几个伙计气喘吁吁地说:"操,哪壶不开你提到壶!"大家哈哈笑起來,笑声迴荡在盘路的上空。
此时,我看到迎我來的爰人,两腿立刻象灌了鉛,沉重的一步也走动,挑柴火的担子一下从肩上滑落,我便瘫坐在地上。同伴们哈哈大笑喳唿着冲迎上來的妻说:"嫂子,你沒來时,俺哥还走的钢钢地,一見你,瘫啦!装的!"他们笑着挑着沉沉地两大捆树枝下山去了。
这时,我老婆轻盈的挑起柴火担子说:"不能和他们比,你这就不赖!走吧,回家!”,老婆挑着柴火一颤,一颤在前头走,我一瘸一拐的跟在后面。泰山的落日就要下山了,夕阳的晚霞美极了!
父亲跟我的这段时光里,他看到了我们家的的生活状况,有一天他跟我说:"我给院里張大妈看病时,我打听來,剧团快回來了,我得回济南去。你们日子很紧巴,以后每月不用给我寄钱了,留着供孩子上学,过日子吧!”父亲的话里帶着深深情感,我哽咽着说:謝謝老爸了!
这之后,父亲就再也沒來过我这里,从此后,一分钱也没给我要过。这也坚定他找老伴的决心。
現在回想起來,父亲的妻子离世后,他找伴侣何罪之有?这是他个人的生活问题,是他和另外一个女人的事,没有殃及社会,没有殃及其他人,凭什么反对?!说到底,他是不给子女们添麻烦,而做出的决定。难道让他儿女都不在身边,鰥寡孤独一人,一但有大事,自己动不了,死在家里,几天后发現后巳经臭了,好吗?現在看来,当时反对他再婚,实属太在意风言风语了,也是我们顾虑自己面子,太自私了的缘故吧。
現在我的生活好了,吃住都不是问题了,可父亲,母亲,继母却都走了……
算起來,父亲走了四十多年了,我也是应该当爷爷的岁数了,但每每想到他(她)们,就好象还在眼前。
父亲是个小小的平民百姓,但他的一生,在他的时间表里丰富多彩,有凄美而动人的故事。他走过了小桥流水,清风花香,也博击过风吹浪打,雨雪冰霜,但这些恩怨情仇,父亲从未向我们袒露过。他只说:"一辈人,是一辈人的事。生活,生活,生不生在父母,活不活在自己。个人的路得要靠自己去走,那怕是千难万险。他的一生活的十分淡然,而又很有个性……
亲娘走的早,对她我沒有更多的情感色彩,只有深深地感恩,她把我帶到这个世界上來去享受祸,福,旦,夕,悲,欢,离,合,和那绚丽多姿的生活!
傍晚时分,又到了给父母,继母上香的时候了,点着三炷香,轻轻插进香炉,双手合十,心中默唸,还是请母亲宽恕我的不孝行为。
愿他(她)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平静而幸福。大哥前年,二哥今年巳经找你们去了,你们那里,早晚是我们真正一家人团聚的归宿。
此刻,酷热一天的盛夏,忽然一阵清风从窗外吹进,凉爽里带着月季牡丹的花香,沁人脾肺,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來了!
我朝着父亲,母亲、继母的合影说了一声:"老爹,老娘,老儿想你们了!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了……
(全文结束!)

【作者简介】李东升,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原泰安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艺五十年。五十年里,创作的戏剧小品《主要任务》,曾获得中国首界戏剧小品电視大奖赛二等奖(与倪萍合作),轰动当时整个社会,“人民日报”,“光明曰报”,都曾有撰文评论。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天上的伙伴》,获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夏衍”奖,是山东第一次拿到此奖。
执导的电視剧《金兰》曾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电視剧,“飞天”二等奖。执导的《泰山挑夫》,《保一方平安的人们》,儿童电视剧《春眸》等多部电视剧获山东省大奖。並执导大型电视个人综艺晚会《携手跨越明天》,获全国电视综艺晚会“星光”二等奖。
还有《三山五岳贺新春》,《黄河,泰山》等几十台电视综艺晚会获央視,及山东省大奖……
创作的歌词,几百首,不少巳被省,及央視晚会,电视剧主题歌采用……
对书画酷爰,每日勤奋练习,追求个人风格,和对丹青独自的美学追求……

【主播】燕姐,本名,刘燕,2019年荣登全国红色文化艺术百强诵读名人榜榜首。用声音点亮阅读,用声音温润文字,喜欢一个人畅游在有声世界里,用心诵读;还喜欢一个人拿着相机游走在大自然的童话里拍些小景和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