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句:
何处同声,江鸟虚飞鸿雁塔(王瑞祥)

笔者自对一句:
何处同声,江鸟虚飞鸿雁塔
于斯访旧,土牛空梦牡丹亭(王瑞祥)

浅析:
鸿雁塔,安丘牟山一景,塔顶一雁,展翅虚飞,似飞还留,恋恋不舍。“何处同声”语出唐·薛涛《酬郭简州寄柑子》“何处同声情最异,临川太守谢家郎”。(国庆回乡游玩,得此上句)

牡丹亭,一语双关,即是西湖牡丹亭,又是戏曲《牡丹亭还魂记》。“于斯访旧”,语出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师从庐山洞,访旧来于斯。”土牛,自嘲也。
上联是寻知音而未得,下联是访旧友却未成。

山丘相加即为岳。 张建华老师的下联更为大气,更有意境,“映进”一词尤妙。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用拟人手法,给风景添加了灵性。
何处同声,江鸟虚飞鸿雁塔(王瑞祥)
相谐满月,山丘映进岳阳楼(张建华)

雨山横卧即为雪。蔡丰鸣老师的下联,写出了烟雨山川的景色。怎一个美字了得!
何处同声,江鸟虚飞鸿雁塔(王瑞祥)
此峰穷目,雨山横卧雪松林(蔡丰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