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世界诗人名人展总编辑老男孩
制作: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总编辑部

《来自一份杂志》
文/ 露易絲•格麗克(美 國)
誦/ 郭 丹(美 國)
樂/ Bandari-Dream Catcher
一次,我有一个爱人,
两次,我有一个爱人,
轻易地,我爱了三次。
在间歇里
我的心修复了它自己,完美
如一只小虫。
我的梦想也修复了它们自己。
后来,我意识到我正过着
一种完全白痴的生活。
白痴的,浪费的——
再后来,我和你
开始通信,发明
一种完全新的形式。
遥远距离之上的深度亲密!
济慈与芬妮·布朗恩,但丁与比阿特丽斯——
一个人不可能发明
一种扮演旧角色的
新形式。我寄给你的信保持着
无瑕疵的讽刺,冷漠
但直爽。同时,我在脑子里
写不一样的信,
其中一些变成了诗。
如此多的真实感觉!
如此多的关于激情渴望的
热烈宣言!
我爱了一次,我爱了两次。
而突然,
那种形式坍塌了:我
无法保持纯洁无知。
多么悲伤:失去了你,失去了
把你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作为某个我已经变得
深深依恋的人,也许
是我从来没有的兄弟
来真正了解,或是以后回忆的
那种可能。
多么悲伤,一想到
在一无发现之前
死去。一想到
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是那么无知,
看事情
只从一个角度,像狙击手。
而且有那么多事情,
关于我自己的,我从来没有告诉你,
这些事情也许会影响你。
那张我从未寄出的照片,拍下了
我看起来简直是流光溢彩的一夜。
我希望你陷入爱情。但那支箭
一直击中镜子,又返回来。
而那些一直将我们隔离的信
没有一半是完全的真实。
多么悲伤地,你从来没有想像过
这些,虽然你总是回信
那么迅速,总是同样难懂的信。
我爱了一次,我爱了两次,
甚至在我们的案例里
事情从来也没有脱离底线:
它是曾经尝试过的一件好事情。
如今我还保留着那些信,当然。
有时候我会花上几年的价值
反复读,在花园里,
伴着一杯加冰的茶水。
有时候,我感觉到某物的一部分
非常巨大,极其深邃而广阔。
我爱了一次,我爱了两次,
轻易地,我爱了三次。


金牌主播郭丹简介:(美国)
郭 丹,英文名Diana,2006年杰出人才移民美国,旅美华侨,定居洛杉矶。历届美国华人春晚总主持人,主持过洛杉矶中美电影节欢迎晚宴,以及洛杉矶华人各种大型演出活动。主任播音员,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从事播音主持多年的资深媒体人,洛杉矶华语电台新闻主播主持人。

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常务主席,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金牌主播,世界精英朗诵团常务团长,世界诗会好莱坞总社总社长,世界爱情诗刊总社总社长,世界戏剧影视协会主席,世界诗歌翻译委员会主席,【峰丹世界工作室】创始人,世界移民故事总社总社长、总编辑,【世界之声诵读团】团长,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大赛终身评委。
在喜马拉雅FM拥有个人创作音频平台—— 【世界之声·郭丹朗读书吧】

擅长:播音、各类主持、朗诵、解说、配音及活动策划等;爱好绘画、音乐、电影、烹饪、编织等;热爱生活,热爱朗诵及表演艺术,醉心于中英双语有声语言的传播及声音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2000年曾担任新加坡第四届“陈焕生杯”华语大赛评委。2002年名字及业绩被收录进《中国当代播音员主持人大典》。
2019年其作品《淡定自在,风骨犹存——我和美国现任交通部长赵小兰的不解之缘》被收录进在洛杉矶出版的《情系中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纪念文集》。

2020年1月,因主持北加州Modesto市政府为中国新年举办的新春联欢晚会,获得了Modesto市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

【2.1世界口罩日】形象大使,荣获2020【2.1世界口罩日】世界人类贡献奖。


【诗人簡介】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Elisabeth Glück),1943年生于纽约一个匈牙利裔犹太家庭。先后就读于莎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写作等课程。曾获普利策诗歌奖(1993)、波林根诗歌奖(2001)等多种奖项。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这一奖项已走到第120个年头。北京时间10月8日晚7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这是继鲍勃·迪伦之后,时隔4年诺贝尔文学奖再次颁给了一名美国诗人。
露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为——“她充满诗意的声音,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她的诗回归古希腊传统

露易丝·格丽克是美国桂冠诗人,曾获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等。她1943年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1975年开始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创作,现任教于耶鲁大学。露易丝·格丽克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余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从《阿勒山》和《野鸢尾》开始,格丽克成了“必读的诗人”。

“完全没想到她能得奖,但她绝对是实至名归。”格丽克诗集的中文译者柳向阳表示,自己是因为特别喜欢格丽克的诗,才开始从2006年正式翻译,“她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诗人,也是美国诗歌界一位重要的诗人,找到她不是一个特别难的事,但是当时翻译出版诗集还是比较难的。”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柳向阳回忆,他在最初读到格丽克的诗时,“仅仅两行,已经让我震惊——震惊于她的疼痛。”格丽克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而死亡居于核心。在第一本诗集中,她即宣告:“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所以,在柳向阳看来,格丽克的诗给人一种特别冷、特别酷的感觉,同时,“她的诗是回归古希腊传统的,非常难得。”

背景音乐简介:

1990年发迹于瑞士的班得瑞是一个音乐计划,集合了一群爱好生命的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等等青年才俊。

主心骨奥利弗·史瓦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人,不但专长各种乐器,更熟稔先进的录音工作。他特别率先采用先进的数字采样技术,将自然界的声响,运用后期母带24bit数字录制,钜细糜遗地记录下清晰无比音质。

奥利弗史瓦兹更曾与亚历士·克里斯坦森合作为莎拉·布莱曼制作《告别时刻》(《Time to Say Goodbye》),热爱新音乐的他最终选择了将音乐才华献给瑞士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