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四)
文/王安德
过几天,是老李为儿子完婚。他忙的昏头转向,楼上楼下,内内外外,跑的气踹嘘嘘。
烦了,他冲身傍几个帮忙的发发火,累了,他将心中的气发在老婆身上。
二闷是个半吊子,啥话都敢说“发火要看看火”。

在韩城,有一个不是约定的风俗,为儿女完婚前,家人会带着儿女回到老家,祭拜自己的先祖,求得平安有福。
老李是过来人,他对这风俗很懂,可娃娃不领情,骂骂咧咧地说“结个婚,穷事就是多”。
老李气呼呼地说“给你娶媳妇,你还嫌事多,又不是给我塞老婆,”
娃儿撅了撅嘴,没好气地说“老稍情,一辈子离不开女人”。
情愿不情愿,事情还要办,老李将儿子硬拉连拽回到家,走进了李家祖坟,向逝去的先人们敬献了水果,点心,并燃烧了纸钱钱。
祭拜先祖先烈,是对家风家训的一种传承,是对已古先辈们的一种真情怀念。
然而,献爷又是儿女婚嫁间一种特殊的使命。
有人在房子里摆上供桌,将先祖们的遗像郑重其事的摆上桌面,并摆上系列供品,上香后,所有家人跪拜先祖。
有人将献爷的事放在小区楼门前,上了年纪的老人反复叮咛,"献爷最讲究的是把握好时间,心要灵,要诚"。
时间一般放在过事的前三天的早上,天还不明,也就五点来钟,帮忙的几个人将准备的全猪或全羊摆在门前的桌橙上,又摆上几样供品即可,当早上的太阳将要慢慢升起的时候,点上一串鞭炮,在叭,叭的鞭炮声中,主家人跪拜。

"事先",什么叫事先,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还真的有些麻烦。
事先就是男方在过事的先一天,准备部分厚礼,由介绍人领着新郎和几个拿事的人,专门去女方(新娘)家,去拜访女方家人,商议相关的礼金和喜庆闹热闹的事项,女方将非常隆重的接迎和招待。
事先当日,女方的舅舅会专门呆在家里,陪事先的人吃过上顿还有下顿,还有一定礼节仪程。
这个事先过程很紧凑,时间狠紧,早饭一般吃的三色饭,馄纯,挂面和半饭,中间只间隔一会,行过礼节,立马摆上几碟凉菜,由舅舅陪客人喝上几杯事先酒,你好,我妈,皆大欢喜。

爷献了,祖祭了,也事先了,剩下的事就是请人写对联,布置婚房,添置些喜庆的附助物件。
主家会根据家庭和儿女们的成长经历,由当地比较知名的"书法"家为自已撰写对联,对联一般可分为家庭对联,门道对联和酒店对联,写法和写意各有不同,是很有学问和讲究的,几天前,小区一位局级干部的爱女出阁,在他家的门道上留下这么一幅对联
上联,階下赠言共处鲜花路
下联,轿前嘱语同吟筕菜诗
横批,雀屏妙送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