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张涵自传[72]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72)》
[张涵 朗读版]
文/张涵(韵娘·吉妮)
72.大行不顾阅览细谨,大礼不辞窗台小让
夏日的济南真不愧其中国四大火炉之一的光荣称号。那种热,是蒸笼式的。出门站定,肉眼常能看到分层流动着的空气;那种热,也是烤箱式的,一出阴凉,好像整个大地都在燃烧。
在这样的温度里生活,人上午就一个感觉:困;下午也就一个感觉:晕。
这样的季节,在二楼朝南的阅览室,整面南墙基本就是一个大窗户且没有窗帘,刺眼的阳光直照进来,毫无遮挡,让你无处躲藏。所以,这个季节的阅览室,少有来人。
阅览室四周一排统一式样的两抽桌,上面摆着不同的杂志,房间一角也有一个报架,上面挂着几份整齐但不满灰尘的旧报纸。西墙桌子上方的墙上挂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镜框,里面是我主动起草、亲笔题写的《阅览规定》,中号毛笔字,自由独创体。

我在门后对起两张两抽桌,拉把椅子过来,开始办公,准确说是开始复习:“THE SUN AND THE MOON……”
“当!当!当!”有人敲门。
“谁呀?有事吗?”我明知故问——没事谁会敲门?!
“小张!是我!我来借本书!”
飞行队江教员!他喜欢看书读诗,算航校的文艺青年。
“咱这是阅览室,好像没有书!”我说,人不离位,看看四周。
我刚来阅览室,环境还没熟呢,哪知道有没有这个!再说了,钢铁嘛,还能怎么炼成,当然是用我爸爸厂里那种炼钢炉炼啊,这个还用说吗?!
“有!以前李欣在的时候,买了不少世界名著!”
“世界名著?”好新鲜响亮的成语,我想。
“比如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他推了推门,没开。

高尔基还上过大学?我想,但我现在自己的大学都不知道有没有在哪里,哪还有心思关心高尔基的大学?!
“不知道!有也不能借,只能在这儿阅……”怕他真的进来“阅览”,我紧急省略了“览”字。
但,外面已经没有了声音。
走了?我继续复习。
“当!当!当!”又有人敲门。
“什么事?”这次我进一步简化了回答,口气很不耐烦,而且全是废话。来阅览室,还能有什么事?!
“啊……没,没什么事!”好像是飞行队的张教员。不过,听脚步声,他碰了我这个钉子,已经下楼走了。
“当!当!当!”
怎么又有人来?!

这次我省略所有伪问题,语言更加简单,态度更加粗暴,直接不耐烦地喊了一声:“说!”
这个人更好,好像被我吓着了,声都没出,直接消失。
我干脆反锁了房门,将各种噪音简单粗暴地隔在门外,同时免除了心中对随时可能有人闯入的担忧。
汗流浃背地手抄,挥汗如雨地口念,外面似有动静,我也充耳不闻,直到我再次下楼去上厕所。
大会议室里,王宏安、王连海、张凤兰三位老师又在打扫卫生。我感动又羞愧地推门进去,嘴里磕磕绊绊:“啧!你们打扫卫生……怎么……又不叫我呀?!”
王宏安老师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和蔼:“没事,上次打扫的比较彻底,这次几下就弄完了。”

张凤兰老师的回答一如既往地体贴:“你要在阅览室值班,要是来打扫卫生,那别人怎么阅览呢?”
方连海老师的提醒一如既往地耐人寻味:“就是!你快回去值班,万一有人要来阅览!”
万一有人要来……?那一刻,我忽然有点明白了郑校长和程科长的良苦用心!而且我猜,刚才那个嘴还没张就吃我一顿闭门羹的人,很可能就是来通知我打扫卫生的程科长!
我飞跑下楼,想尽快回来加入他们。虽然我不希望拿出时间打扫卫生,但真的需要打扫,我也不能例外。
但是,等我再次上楼,大会议已空,那把链条锁已经重新锁好挂在门外。
辛辛苦苦打扫了半天卫生,下班的时候,三位老师还不忘敲门提醒我:“小张,别忘了下班!别忘了吃饭!”

“知道!马上!你们先走!”我大声而简捷地应着,生怕他们开门进来。
那段时间,每一个黎明前的黑夜,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顶着漫天的繁星,怀着时而充实时而空虚、时而轻松时而沉重的心情,或走或跑回到宿舍,我的小窗台上,经常都有一对倒扣着的饭碗,而它们的旁边又总有几支红彤彤的蜡烛,齐整整、静悄悄地并排躺在那里,等着温暖我那颗历经沉浮孤独无助的小小心灵,最多的时候竟有五支之多!而那些蜡烛之间依然常常是一张张各色卡片上那一行行我已经非常熟悉了的隽秀字迹和温暖话语。
我从未打听过那些东西和字条来自何人。我不用打听,我一直就知道。我只是含着眼泪地把它们收起,躺下默默将那些包子、饺子、花卷、馒头、红薯、白薯一一吃掉,然后“平平静静”地把空碗放回,“坦坦然然”地继续上班,疯学,苦读。
大行不顾阅览细谨,大礼不辞窗台小让,我安慰自己。
我知道,同事们那无私的帮助,是对我的关心和厚爱,更是对所有退役运动员的信任和鼓励。我无以回报,我只能发奋拼搏,百折不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海 报
自传作者张涵女士出售同名百集网剧、40集电视、单集电影剧本《独木之桥》,协助售出,两成致谢!行业淡季才是事业良机,资源共享方能合作共赢!欢迎联络,共赋新篇![握手][握手][愉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