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教堂的了解就是拍照,对建筑感叹一番,表示到此一游。还有就是从书上或在电视电影上看到的一些表皮,其实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它里面的内容。一直都有想法去体会基督教礼拜天的聚会。
自从我们星期天第一次去教堂,就被他们的礼拜吸引了,以后每周星期天上午只要有时间都要去参加。
第一次我们是带着外孙去的。礼堂不大,能坐下两三百人吧,前台左边放了好些乐器。礼拜10点钟开始,主持人说了几句后,几个人上到前台。全体起立,乐曲响起,雄浑而震撼人心,大家跟着几个领唱轻声唱歌,音乐和歌声非常的优美动听,感觉十分的舒畅,穿透心灵,又好似在享受音乐会。看大家唱歌时,内心都有一种非常圣洁肃穆的感觉。等大家唱完,主持人就叫带有孩子的把4岁以下的幼儿送到隔壁的房间,4岁以上的小孩就到楼上去,那里有自愿者照看以及教小朋友手工、画画、游戏等活动。
我带着外孙来到隔壁,这儿实际也是我们周一晚上学英语的地方,有小厨房小车车等各种各样的的玩具。我在一个本子上写上外孙的名字,再签上我的名后就交给照看小孩的自愿者。

回到大厅,呵呵,居然有个小品表演(不是每次都有),一个牧师装扮失足者,正往一个假设的沟里(这个沟洞表示罪恶)瞧,看着看着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这时另一个人(应该是耶稣基督吧)赶快把他拖上来,并把他救醒。小品节目后看了几分钟的视频记录片,讲的是非洲一些地区的饥饿贫困,然后就是从前往后传递一个捐款的小篮子,偶尔有人5元或10元捐,我们也放了5元。之后一个人上去大概讲了点心得体会,然后就是牧师布道,之后两个人相继上去读圣经,下面很多人也手持一本边听边看,最后就是牧师的祷告。11点多点活动结束后有教堂提供的早茶,大小儿童班也结束了,孩子们在成人中间穿梭嬉戏,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一边吃着点心或喝着咖啡一边交流,从每个人的眼睛看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平和幸福。
教堂英语老师Katie和Yvonne看到我们来参加礼拜不止一次地表示高兴和惊喜,Yvonne还主动把我带到她的朋友圈加入她们的谈话,她的朋友一看我在听她讲话就放慢语速以让我听明白。Katie更像一个心理按摩师,几次去教堂都是活动完了才看到她,原来她是在楼上给遇到生活不顺的人做心理疏导和安慰。一次坐在我们后排的高个男子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一问原来是Katie的丈夫,多次看到他在台上一会儿钢琴一会儿吉他弹唱,多才多艺啊。听Katie讲他会好几样乐器,女儿也是(女儿是楼上儿童班的自愿者),她们家里就可以组织一台音乐会了。
看到他们星期天进教堂听布道,忏悔自己的灵魂,听劝导与教诲,似是一种灵魂的沟通与升华,洗涤心灵,有的愁眉苦脸的来,神清气爽地走。虽然从小受到党和无神论教育的我还有些不太好理解耶稣基督,但对基督教的一些包含哲理的故事和启迪的劝导是非常欣赏和赞同的。好像我想通了为什么不管是在医院,商场和学校,大多数的人都是那么友好,平和,乐于助人,这是不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中秋节,应球友的热情邀请,我们一家也去参加了全是华人的教会庆祝活动,感觉这次和澳洲西人的教会活动也非常相似,当然晚餐就是典型的中餐了。只是有一点,就是牧师在他的布道中几次劝诫参加活动的新人信教受洗,我虽然非常欣赏基督教,但常常通过理性去思考和把握上帝、看待和了解基督教。感觉自己赞赏耶稣基督教,能够心底善良平和,心灵诚实,言行和基督教倡导的非常接近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