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是山的另一个花季
作者 / 马淑琴
朗诵 / 柏荷
古人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但对京西门头沟来说,二月正属早春,除了淡紫色的,精灵般的二月兰,其余的花仙子们还在胎胞里酝酿着温婉的芳韵。盛夏才是山区花的季节,然而,秋,却是山的另一个花季。

门头沟的山区面积占了百分之九十八点五。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红叶红透了蜿蜒层叠的崇山峻岭。百里山川,红浪奔涌,美艳绝伦,气势恢弘。

黄山之松 美成经典,除了松的气度不凡,更有山的秀美壮观。山既是美的背景,也是美的内容。北京秋天的红叶之美 大都以山为凭,如果离开山的托衬,那将是美的浮浅与虚空。

不同于香山红叶皇家园林的宫廷气息,这里的红叶 彻头彻尾地洋溢着大野的情愫,野趣天成。“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国庆节过后,特别到了10月中下旬,从三家店水闸 沿109国道逆永定河而上,河岸边及两侧青山美得不再青涩。迷醉的梦幻 驾驭季节的清风,青绿间隐隐的红色暗流,随时间与地域的推移渐次由浅入深,由淡至浓,直到燃起百里山川浩瀚辽远的激情。最先红的是路边的爬山虎,然后是火炬树,臭椿树,以及山桃野杏的叶子都红了。

从星星之火到最后黄栌声势浩大,具有燎原之势的蔓延。虽说都是红色,却不单一,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营造了浓烈与柔曼的丰富差异。多层次的红有时也会夹杂耀眼的黄。那是河边的芦苇和山地间黄了叶子的槐树柳树,灿烂的秋阳给它们镀上一层金的华光。唐朝刘禹锡早有诗句“山明水净夜未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山的不同构造形成红叶婀娜多姿的美。土层较厚的山峰红叶红得丰润而繁盛,而从那些坦裸的山石缝里伸展的红,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面坚韧的旗帜,是血色的苍劲与赤诚。就连空中翱翔的雄鹰,也会俯身注目地向它们致敬。

大自然给予红叶野的魂魄,红叶又以它野性的、无拘无束的炽热浸染人的心灵,点燃人的激情。当自然与人文碰撞融合的时候,会生发更加神奇的效应。千年古刹潭柘寺周边的山以不可阻挡的势头红了,正如佛光普照紫气升腾;定都阁 高耸的定都峰上 更像积聚了六朝幡旗,举行超越历史与时空的盛大欢庆;当温暖的红色弥漫在深凹的古道蹄窝,环抱着古韵铮铮的石墙瓦垄,那该是怎样一种撼人心魄的意境;当满山红叶簇拥着莲花金顶妙峰山的神庙,当红的波浪覆盖了西达摩的峰岭,那一路的红又以身心的嬗变修成禅的象征;当显得有些悲壮的红 点缀关隘敌楼古堡残城,又像是当年万杆长矛的缕缕红缨 轻挑着驶向边关的大漠西风……

珍珠湖的碧波,斋堂水库的微澜,双龙峡的飞瀑,龙门涧的流泉。有水的地方,娇艳的倒影随波荡漾,碧澈的水面总会轻浮一座斑斓的秋山。水天山影交相辉映,明丽的霞与绚烂的叶红于一处,不知是霞光煨红了秋叶,还是秋叶蕴热了霞光。

一川如火如荼的红用最后的能量顽强抵御着瑟瑟秋风,直到飘零。深秋的初雪覆盖了远山。蓝天碧水红岭银峰,奇特美景,层次叠加,色彩分明。当我的朋友将这人世间难寻的景色变成摄影作品的时候,无与伦比的大美竟被误认为是电脑合成。

秋天盛产果实盛产梦,盛产绚烂的抒情。光阴流逝,四季轮回。那匹追赶季节的骏马一再脱缰,想从秋的深处找回春天。
秋,是山的另一个花季。
2014年11月4日《北京日报》

作者简介:
马淑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散文、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诗歌委员会副主任、签约作家,门头沟区作协主席。

朗诵嘉宾简介
柏荷,《作家大讲堂》朗诵嘉宾、《人人访谈》主持人、中华文化促进会朗专委理事、语言艺术大赛评委、文化部朗诵考级高级教师等,曾获全国高校国学联盟“传统文化贡献奖”和“经典诵读推广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