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法武汉新城赋
楚北大邑,晴川[1]丽乡。集人文以荟萃,视锦绣而呈祥。绿浪层叠,席卷新城楼宇;芬芳印染,星罗蔡甸山冈。秀色若艺园之培育,苍翠如墨画之伸张。或伯牙抚琴,高山流水;子期明志,知音流芳。佳境赫然于史册,清名飞度于莽苍。崛生态之示范,形物华之繁昌。此非历史所赋,中法鸿章乎?
斯其三角地带[2],江汉[3]东缘,倚长江而物阜,傍汉江之中枢。亦汉阳古郡,九省通衢。商周之梦泽,春秋之福谀。秦汉置县,隋唐更名,元明为府,民国声俱。随江城之脉络,着荆楚之云图。轶事流传,积文化于典籍;马鞍墓立,予传奇以玑珠。承文物之载体,列非遗之伯瑜。于是底蕴显生,谱就元首项目;新城高塑,书写生态产区。
乃若秉承安居,营造和谐之所;倾注理念,建设科学之城。集思生态,延续兴荣。继而青峦为邻,以结绿荫之翠;玄湖作伴,而附楼阁之楹。观卉木而蝶舞,闻庭院之雀鸣。以至经济宏势,产业显呈。招商引资,自来凤凰长驻;科技孵化,随著品牌佳名。尽善尽美,宜居宜生。示以低碳环境,乐乎山水琼英。
嗟乎!新城构筑,百业琳琅。区域示范,生态梳妆。化资源以绿衣,铸经济而显彰。开拓创新,以述新城之煜煜;著文怀古,而显史韵之煌煌。四季流循,天地之色幻彩;朝暮更迭,历史之迹幽长。怀珍自佑,文化柔肠。乃遗世俗之佳梦,运载古郡之富强。
(依平水韵)
注释:
[1]晴川:古晴川,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旧时别称。
[2]三角地带: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
[3]江汉:江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