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71)》
[张涵 朗读版]
文/张涵(韵娘·吉妮)
71.分秒必争日夜兼程,背水一战孤注一掷
为了节省排队打饭的时间,我故意拖到最后一刻才去食堂,而且跑步来回。去时好说,可以将饭盒夹到腋下,一路小跑,但回来时饭盒里盛了饭菜,又多是菜汤,一跑便撒得到处都是,我只能平伸着手,将饭盒举向前方,但就这样,也还常常弄得衣服裤子上斑斑点点。我这种另类的动作在非常容易造成表面悠闲实际安全之弦实际很紧的航校人的职业联想。
果然,那天,我举着饭盒跑到半路,胳膊被迎面走来的小夏一把抓住:“小张,出什么事了?!”
随着她这一声大喊,后勤数位小伙闻讯而动,呼啦啦就朝我们这儿奔过来,准备紧急救援了。

我挡住饭盒,擦着灰色的确良长裤上的汤汤水水,一边说着“没事没事”,一边脸红脖子粗地逃回了宿舍。
那次之后,大家很快习惯了端着饭盒在地勤食堂和地勤宿舍之前撒腿猛跑的我,不但再也不为我这奇葩的动作大惊小怪,还常常刷地一下退到一边给我让路。
只是,我发现,即使这样,我的时间还是不够。
我又想出一个办法:将中午的饭菜一分为二,午饭一半,晚饭一半,既节约时间,还节约金钱。真的没有钱了,就只能从嘴里往外省了。
为了避免被人笑话,我把省下的饭菜放进抽屉。夏天,饭盒不能盖盖,否则会坏。但是,我忘了,小赵是回民,鼻子还特别灵,对味道特别敏感,对我剩下来的那些带着猪肉油星的饭菜更是异常敏锐。

果然,她从外面回来,推门进屋,鼻子一抽,四周一看,就冲着我那半个剩菜迅步而去。
预感到事情不妙,我立刻跟了过去,想抢在她的前面把饭盒盖上,但是为时已晚。
她翻转身来,走到门口,不等我找出阻止她的合适措辞,爽脆的叫声已经传出老远。“哎呦喂——!你们快来看啊!看看人家小张,可真是节约喂!一个菜吃两顿,一个菜吃两顿哪!”
我尴尬不已。
虽然“时间不够”的理由冠冕堂皇,但这种一个菜分两顿吃的节俭,即使在那个年代,也太过寒酸吝啬。但我既要买书买本买资料,还要坐车吃饭和报名,而且我还要随时准备支援家里,顾不了这么多了!别说吃饭,就是上班,我都很少抬头了,连假装一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一心一意对工作负责都不肯了,因为,自从我被她们架回宿舍并从床底下踢出那个盛书的纸箱,我就知道,我没有办法,我身不由己,我只能这样。不管群众意见还是领导批评,一律全部考完再说。等考完了,多么激烈的意见我都虚心接受,多么严厉的处分我都坦然承担。

看着破罐子破摔的我,主要任务就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同事们,不但一起选择了视而不见,还心照不宣非常默契地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且相对固定的工作模式:王连海老师整天打磨他本已十分漂亮的硬笔书法,王宏安老师整日埋头翻阅新旧红头文件,张凤兰老师则开柜子锁抽屉反复翻看人事档案,程科长更好,他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办公室,实在不得不来表示一下的时候,他不但一直扭脸看着窗外,还让自己那红彤彤、笑眯眯的长方脸庞在稳定保持忧国忧民之表情的同时持续呈现出问题多多而且严重需要他深思熟虑攻坚克难的表情和模样。
原来,我初试告捷一举中的,不但使大家对我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也促使各级领导相继发话,说小张为伞队争得了荣誉,为航校争得了荣誉,为体工大队争得了荣誉,也为咱们省体委争得了荣誉,更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运动员争得了荣誉、树立了榜样,让他们看到了退役之后凭借自身努力改变名运的希望……
这天上午,我下楼上厕所回来,听到办公室里郑校长的声音:“一个运动员,啊,小姑娘,身体受伤退役下来,你不让她考大学,你让她干什么?一辈子呆在机场,收报纸接电话?这有些人啊,还跟过去一样,动不动扣帽子,打棍子,上纲上线,好在王处长是个明白人!”
我踮脚躲进对面水房。

程科长的声音:“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歪!而且,我这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郑,就小张这个吃苦精神,我这个扛过枪、负过伤、渡过江的人都非常……”他好像突然有些伤感,“今天我也表个态:你们怕犯错误,我不怕!有什么后果我担着,大不了我不当这个政工科长!”
郑校长:“支持是要支持,就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报上也说了,要进一步简化高考政审程序,让更多年轻人顺利地报名参考!”他步出门外,又停住,回头,“对了,有人反映,咱们的阅览室,还是应该每天下午都开放,让上午出外场的人下午也能过来,读读报看看书。”
程科长:“这个事,可以啊这个。”
看着郑校长走远,我心虚地走回办公室。
程科长抬头对我:“小张,以后阅览室由你负责,每天下午开放。”他停一下,想起了什么,“听说你主动起草了一个《阅览规定》?一共几条啊?”

“五条。”
“在哪儿呢?”
“挂在阅览室墙上了,张老师给找了个镜框。”
“啊,挂在墙上了?这个,别人看的清楚吗这个?”
“毛笔的。”我说。
“哦,好!好啊!果然人才难得!真是人才难得呀!”他停了一下,想了想,不容置疑地补充一句,“以后你就在直接坐阅览室办公,今天下午你就过去!”
下午就过去?阅览室一旦开放,肯定人来人往,我怎么复习?!我想。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海 报
自传作者张涵女士出售同名百集网剧、40集电视、单集电影剧本《独木之桥》,协助售出,两成致谢!行业淡季才是事业良机,资源共享方能合作共赢!欢迎联络,共赋新篇![握手][握手][愉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