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照片勾起我的追忆
一一想起和父母的那些日子
文/李东升 主播/燕姐
接上篇
(十)
这个时间段里,家中发生了两件让父亲非常纠结的事情。但也看出父亲在处理这两件事情中,他的霸气和对国家利益的态度。一是,母亲过逝后,孩子们都小,妹妹刚出满月,父亲要打理墨水厂,又要照顾孩子,实在是精力,体力,都承受不了十分操劳的日子,他决定续弦再婚。大哥当时上高中,他对母亲的情义深厚。娘对他疼爱有加,好东西留着给老大吃,放学后,一进家,热蒸蒸的钣菜便端上来。济南高中生大都走着上学,可娘给大哥却买了辆自行车骑着上学。大哥得意的很。
娘有个亲哥哥,我管他叫大舅。娘受奶奶的气,父亲送她离家,去大舅家养病,当时大舅是"大观圆"南门西侧,"大华书店的老板,起步时,父亲帮过他,发财后得意洋洋,娘在他家养病时,礼拜天大哥带我去看娘时,大舅的儿子轰我们出门,大哥和他打起来,大舅不分青红皂白,煽了大哥一巴掌,娘知道后,忍着气说大哥不懂事。娘也看出大舅的行为来了,为了孩子们不受气娘只好让父亲把她又接回家,从此后,娘和大舅便断了关系,没再来往过。
娘咽最后一口气,是拉着大哥的手,叫着他的小名闭眼的。娘对大哥有着无限的留恋,和一肚子的话要说的。
娘去出殡的那天,大哥痛苦万分,起欞时,瓦盆,大哥紧紧抱着最后听号呼后使劲,将瓦盆摔的粉碎。大哥时常想娘但很少向我们表达他的情感,可能是职业军人刚劲雄威的原故吧!大哥嵌着泪花曾对我说:"娘如在还活着,我自己养着她!让 她享享清福。” 直 到他七十多岁时,还经常拿出來一块母亲给他上高中住校铺的毛毯看看,眼里时常湧出泪水。这块毛毯可以说伴随了大哥一生。所以那时候大哥反对父亲再婚几乎到了愤怒而仇恨的程度。他在家住的胡同墙壁上到处写画不准父亲娶后妈的标语,而且提名道姓,父子到了断绝关係的地步。但是父亲沒听大哥的阻挡,续妻毅然决然。
至此后,好象沒看到大哥再进过家门。大哥長期住校,高中期间学习十分优秀,是那时候我党在济南解放初期发展的进步青少年。他是真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培养出來的军事科学家。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奉献了他毕生的心血。
父亲和继母成婚时,大哥也没來参加……从此后,他爷俩也结下了心里上情结。父亲去世后,在火葬厂,临火化前,大哥着军装匆匆从外地赶來,含着泪看着父亲的遗容,说:“他怎么瘦成了这个样子?!”然后慢慢抬起手,顫颤微微打了个军礼。
大哥一生献给国家的军事科研教学事业,是海军院校有名的专家,博士生导师。他最后一次用心和父母的交流是在陵园爹娘的公墓前。大哥七十多从部隊院校退下來,国家巳进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他回故乡济南让二侄子帶他去父母坟前,然后把二侄子撵走,自己坐在墓碑下嚎啕大哭,二侄子在很远的地方听到他哭凄的声音,撕心裂肺,让二侄子不由的也抽搐起來。 大哥的哭声里到底诉说着什么样的情怀,至今也是个谜。只有这位职业军事科研教育家自己心里清楚……
二是姐姐上中学时,政府号召支援大西北,去青海贡献青春,姐姐是学校积极分子,一腔热血报了名。父亲竟然同意,支持了他这个宝贝闺女的行为,可見父亲还是重于国家利益!我记得姐姐走的那天,家里气氛很郁闷,大家都沒话,姐姐眼都哭红肿了。姐姐是从学校走的,父亲也沒去送。走后的当天夜里,听到父亲有些哭腔的自言自语:"我的`爱女'呀!宝贝闺女……"
也就是从那以后,经常見父亲掐指叨唸着:“子,丑,寅卯,"什么,什么的,然后,高兴的说:“你姐姐快來了!
有时还真让他说准了,他话音一落,姐姐便推门进來。
姐姐是十六岁离开济南,离开家,只身到青海去支援大西北建设的。那时的青海刚解放不久,破旧的西宁城市,就象内地比较落后的小县城。国民党的残留部隊和反动地方武装还经常偷袭这些内地支援青海建设者的駐地,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姐姐是当时这批青年当中最有影响力,最有名气的大美女,她当时在西宁主演的话剧《希望長安》,红极省城,大街小巷带有她剧照的海报張贴的到处都是。現在谈起这段,姐姐还是那么神采飞扬的说:"那时候你姐夫在屁股后死追我,我不点他!”(济南话,不理会的意思。)姐夫听后,只是嘿嘿的笑:"吹拜!”
姐姐在青海奉献了四十多年,可以说她一生把最好的年华耕耘了那片土地,那里有她的"爱",有她"情"有她的"理想",有她的"梦"。老了回归故乡,她依然牵挂着她曾经战斗过的青海,因为有魂牵梦绕着她永不泯灭的回忆,和她在那片土地上生長,而又继续奉献的子女们……
姐姐去青海不久,大哥也去了国家保送的军事工程学院深造。父亲生养的孩子从此后也就逐个奔赴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一年到头,年复一年,是妹妹带着弟弟,照顾着父亲,撑着这个家,连学也未上好,妹妹真是十几岁,当工人,受尽苦头。我,大哥,姐姐,二哥,各奔东西,为国效力去了,这个家也就再也沒有真正的团圆过……
最后一次团圆,已是父亲,母亲,继母相继过世,大哥也退休后,在济南姐姐家住闲,我从泰安赶过去,在城顶回民粥铺集合,大哥、二哥、姐姐、我、妹妹、一块喝大哥想吃的油条,麻酱烧饼和甜沫。大哥说,現在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是他最幸福的时候了。这就算我们家这辈人
团圆了……
(要知后事,且看下文!)

【作者简介】李东升,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原泰安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艺五十年。五十年里,创作的戏剧小品《主要任务》,曾获得中国首界戏剧小品电視大奖赛二等奖(与倪萍合作),轰动当时整个社会,“人民日报”,“光明曰报”,都曾有撰文评论。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天上的伙伴》,获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夏衍”奖,是山东第一次拿到此奖。
执导的电視剧《金兰》曾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电視剧,“飞天”二等奖。执导的《泰山挑夫》,《保一方平安的人们》,儿童电视剧《春眸》等多部电视剧获山东省大奖。並执导大型电视个人综艺晚会《携手跨越明天》,获全国电视综艺晚会“星光”二等奖。
还有《三山五岳贺新春》,《黄河,泰山》等几十台电视综艺晚会获央視,及山东省大奖……
创作的歌词,几百首,不少巳被省,及央視晚会,电视剧主题歌采用……
对书画酷爰,每日勤奋练习,追求个人风格,和对丹青独自的美学追求……

【主播】燕姐,本名,刘燕,2019年荣登全国红色文化艺术百强诵读名人榜榜首。用声音点亮阅读,用声音温润文字,喜欢一个人畅游在有声世界里,用心诵读;还喜欢一个人拿着相机游走在大自然的童话里拍些小景和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