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三)
作者:王安德
饸络压好了,煮熟了,放在冰水里过一下,抓成一小把把,放在备子上,将多余的水空近,交给对方入臊子汤的。
有人爱吃凉饸络,压出后在冰水中一过,顺势在备上拌些烧好的熟油,放在大盆中,由吃者自已去入调料,便于盐,辣,醋的多少而己,随客之。
接待来客的人,帮忙将客人招呼入席就坐,桌上摆上玉米面和饼子切成的小方块,碟子里放有切碎的韭菜和油泼辣子,盐醋等,足够客人用之。
孙家媳妇这几天出门总带着口罩,伙伴们见了她,连讽刺带挖苦"你这防疫措施还在坚持",她摘下口罩,深深地吸了口气,一边吐着唾沫,一边哭丧着脸说"你看我这嘴,你看我这嘴"。
走近她,仔细瞧了瞧,真足的,她的嘴唇上起了那么多的小泡泡。
"都是喔羊肉饸烙吃的"。

吃羊肉饸烙,关健在臊子汤,臊子汤关健在味,味的轻重决定着主厨的夲领和事主的人气。
好厨师一把盐,这是先辈们常说的一句话,盐放的轻的,吃者说"这饸烙淡的很,无味",放的重了,吃者又说"盐太多了,看把人咸的",这些都是小事,盐的轻重在厨子手中,碗中肉的多少在于事主的心中。
一样宴请大家吃羊肉饸烙,有的事主准备的很充足,就是让客人吃好吃饱,而有的事主,心小的不如芝麻大,宴请大家就是走个过场,准备的石材不充足,理事者和主厨也只得随主罢了。
一碗真正的韩城羊肉饸烙,里边应该有几块羊肉,有人说"五块合适",有人说"有三块就不错了"。
春明连吃三碗,抹着嘴在骂娘"羞先人哩,一块肉都没有捞到"。


世界是人类创造的,习俗也是由人而定的,吃饸烙就是吃饸烙,又有人油糕加入其列。
说怪又不怪,说奇又不奇,将油糕列入宴请的序列,在韩城的史书中并无记载,这是有钱人显摆阔气的一种创举,给后边的人留下了一个不是"传承",只得应着头皮罢了。
在韩城,卖油糕的小摊摊太多,由于油糕并不是当日的主食,主家也就将它放在心上,随意地叫上一家卖油糕的,人家将家伙一拉,摊摊子一撑,就搭锅热油查油糕,熟了,出锅了,你一盘,我一盘,端的放在桌中央,吃着饴烙,就着油糕。
嘴的右角流着辣子油,嘴的左边流着油糕糖。
吃者"麻的很""烫的很"。
小强和妻子来了,手中拿了俩个塑料袋,既装饸烙又装油糕。

人们笑着说"看这娃孝份的,吃席还没忘爹娘"。
老强听了后,苦笑着说"天天寻门户,天天在帮忙,吃几个油糕有啥了不起的"。
老白走了过来,咳声叹气地说"一天东奔西跑的,寻门户就像赶场子,一家都少不了"。
寻门户是个大事,这是人间的友谊和情份所在。
"你看人家李四家,喔羊肉饸烙面吃了几百斤","你看喔虎娃家,光黑山羊就杀了十几只",够气派的。
"喔老段是个小气鬼,只杀了几只羊,小的和兔子一样"。

长舌妇爱说闲话,谝闲传归谝闲传,帮忙了,事做了,门户寻了,新娘子还么进门哩,我们就等着吃"韩城馄纯",去迎接新郎新娘入洞房的那一天。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