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雨(特约撰稿人)
整个国庆档,可以说是国产电影的狂欢。先是《姜子牙》创出国产动漫票房神话,又是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成功逆袭榜单首位。考虑到疫情因素,外出旅游并没有完全复活。国产电影的扎堆推出给尚未出行的人多一种选择,院线爆满不是虚名,商丘万达影院人潮涌动,趁着假期,赶场电影也是种乐趣。
无独有偶,我也把观影当成一种假日难得的消遣,近日看了《我和我的家乡》,这部影片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组合短片模式,仍然是名导和大牌明星的集聚效应,在家乡大主题背景下的五个分主题故事,嬉笑啼哭之间完成主题升华。抛开历史宏大叙事,聚焦特定群体,以农村医保、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乡村教育、直播经济、乡村旅游为切面,反应出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每个小单元都是不同导演风格的呈现,观众也在不同风格的切换中感受到明显差异。
《北京好人》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北京你好》的续篇,表达的是农村医保改革的主题。主角依然是张北京,故事主线是外卖人员张北京表舅送外卖偶遇张北京,两人闲聊中表舅表示自己得了甲状腺癌要做手术,但是自己既没有钱,也没有医保卡,而张北京考虑再三还是想帮助表舅,就想出爆笑全场的招数,让表舅来充当张北京,进而用张北京的医保卡看病,最后事情败露,表舅心灰意冷准备放弃,然而,张北京用现金交了手术费,手术成功后,在表舅回乡后,表舅媳妇和表舅、张北京的对白,把故事推向高潮,原来村里早就有了新农合医保,和职工医保一样看病可以报销,这场医保闹剧终于收了场。新农合自诞生以来好评不断,确实解决了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叠加农村养老保障,在某种程度上,真实提高了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尤其是农民医改、养老保险改革在不断推进中,养老保险的领取金额也在不断提升,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切实改变农民医疗、养老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疑,这是惠民工程,更是伟大的壮举。
《天上掉下个UFO》笑点很多,甚至可以说,并不是严谨的科幻喜剧,乡土味更浓些。故事源头就是阿福村UFO引发多方关注,《走进科学》栏目二人组王宝强、刘昊然(饰),唐人探案组合出境,装扮、言语风格也像极了唐人探案风,两人调研UFO事件的真相过程中,遇到村长、企业家、高大宝各自为政的说辞,UFO基本上成为特色乡村旅游的流量爆点,连特色餐饮都是天眼元素,村干部以靠山吃山特色旅游资源禀赋来振兴乡村的想法,其实并不想让外人戳破UFO真相,而身在局中,村长、企业家都蒙在鼓里,直到爆笑点一个个出来后,才知道高大宝才是UFO事件的当事人,他发明UFO的初衷是解决物流问题,因为交通不便,物流落后,别说耽误脱贫致富,就连个人婚姻大事也因为交通问题会耽误掉,因此,高大宝萌生搞出个人发明,改变乡村面貌,真相大白后,阿花的弟弟加入到改进UFO续航功能问题,创意创造出很多小ufo飞行器,为贫困落后的乡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增添了科技色彩。时至今日,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确实是乡村振兴当中很多乡村已经走出的成熟路数,乡村特色资源不可复制,作为明显资源导向型乡村旅游产业要秉持全产业链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不断在创意上做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国乡村要素的差异化会孕育出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乡村,单就乡村旅游来说,结合独特资源与本土文化融合下的乡村旅游之路或许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最后一课》是一群学生为帮助老年痴呆症的老师重新唤醒记忆,重新还原20年前的上课场景,是催泪的一个单元。故事开始讲述范老师瑞士授课当堂晕倒后被诊断为老年痴呆,表现为间歇性记忆认知障碍,范老师儿子得知二十多年前父亲所在的望溪村小学有可能帮助其父亲重拾记忆,多方联系重回望溪村,这期间其实来了一波家乡风景秀,千岛湖望溪村、网红民宿、公益书店、体验互动、研学旅游,无形中宣传了该地的乡村旅游,文化礼堂中关于如何重回1992年的讨论相当精彩,如何让范老师上好“最后一课”,他们穷尽脑汁,用尽办法,最后还是被范老师识破,应该说这个时候,重回奉献了十年青春的乡村,范老师的记忆是被唤醒的,只不过发现现实和记忆已经发生时空错位,甚至面对这种巨变,他自己暂时迷失了,他需要到路口、村头、角落去寻找过去的记忆,我们更多也是在这个镜头切换的档口泪目。永远回不去的过去,以及现实中的美丽,就是这样,这个短片让我们对乡村教育问题有更多的思考,乡村教育应该是什么样?乡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又将如何激励那些孩子?近些年,乡村教育看似凋敝,但是,确实有一些教育者在坚守、奉献和创新,这的确是乡村教育难得的光芒,总有一天,它会照射更远的地方。

《回乡之路》,我个人认为这个单元剧情好,人物冲突设计的妙,主角乔树林的身份几经反转,飞机、大巴车、羊肉泡馍餐馆、私家车上,乔树林的人物肢体动作、语言完美阐释了一个债务缠身“大佬”的窘态,邓超的演绎自然没得说,这一篇章充满了回忆杀,黄河、黄沙、黄土高原、黄土高坡、秦腔等元素的出现,让我们情不自禁想到了贫穷,尤其是他们小时候上课黄沙滚滚而来的压迫感,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脱贫致富的问题,直到校庆现场,一个孩子的现场发言,完美讲述了乔树林为改变家乡所付出的一切,此刻,乔树林成为所有人的超级英雄,倾其所有,只为改变家乡。同时,主席台大屏幕展播的是为防风固沙、退耕还林、治理沙漠的真实英模故事。直播带货明星闫总决定另外加一项:沙地苹果。结局漂亮,先抑后扬,也是一篇赚取眼泪较多的篇章。“几回回梦里哭红了眼,忘不了窑洞里的暖”这是浓浓的乡愁映射,让我想到了平凡世界中的少安自力更生、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一条才是回乡之路?对于闫总和乔树林,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答案,作为从乡村走出来的人,有人选择坚守,有人选择先出走再回归,无论怎样,他们都作为乡村振兴当中的新生力量,改变着家乡。而且,这种力量就像溪流终将汇聚成江海,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家乡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神笔马亮》,笑点多,开心麻花夏洛式风格再现,该单元讲述马亮作为第一书记扶贫茴香村的故事,他本是艺术家,是要到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的,但是,他热爱家乡、心系家乡,千方百计、欺骗隐瞒妻子扎根家乡倾囊扶贫工作,曾经破落的乡村,在他的努力下,乡村艺术画上墙,浓浓的乡土气息,融合现代绘画艺术,乡村旅游已然让茴香村换了模样。稻田画的创作确实让游客耳目一新,而这一切都是妻管严马亮坚持奉献无数个日夜换来的成果。最后妻子终于释然,理解了马亮所做一切的价值。小中见大,笑中带泪的风格反映出农村大地上无数扶贫干部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的扶贫故事,可以说,这个篇章关照到了广大扶贫干部群体的喜悲,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中无可替代的领导力量,正是这个群体让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更扎实、精准、高效,这不是一个人的赞歌,而是这个群体的真实写照。
整体来看,《我和我的家乡》取材现实,满满正能量,关注到了乡村振兴等热点元素,这也让文艺创作更加接地气,更与时代接轨,更容易戳到每一个有家乡情怀的人,创作方式的多元甚至夸张并不影响它要表达的深刻内核。
如果说槽点的话,我个人感觉影片里面乡村旅游的故事元素比较多,乡村振兴也好,脱贫攻坚也罢,并非只有乡村旅游才能拯救乡村,也并非一哄而上去做乡村旅游才是乡村振兴,乡村环境美这是基本要求,有时候也不一定千篇一律的乡村旅游风格,保持乡村的本真,让乡村是乡村,可能更具有价值。就像去年转悠商丘黄河故道旁边的几个村落,尽管乡村并没有浓妆艳抹,但是,有些地方却是因为没有跟风,别有一番风味。
电影开篇的背景音乐《我的祖国》,很震撼,五六十年代的旋律,应该是我们父母辈那个年代的流行曲,我依然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我妈会哼唱这首《我的祖国》,尤其是:一条大河波浪宽这句歌词印象深刻,我当时就很好奇,为什么这首歌可以让我妈唱得如此高昂,这首歌差不多成为我妈心情冷暖的晴雨表。电影片尾是歌曲《我的祖国》,再次听

到熟悉的旋律,内心真的很澎湃,有人说歌曲中的大河是家乡的大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它代表着乡愁,故乡,青春,美好。我的故乡也和这首歌曲唱的一样,有大河的元素,它并不是稻花香里,但这并不妨碍我和这首歌曲产生共情。
只不过,岁月飞逝,物是人非,故乡的大河早就不复存在,它被另一种使命所代替,城市化、城乡融合让更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越来越多的人怀念这种遗失的美好,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或许我们都是见证者,有很多人默默关注家乡的变化,也有很多人为家乡贡献了青春,我想说,总有一种力量势不可挡,让家乡更加美好的初心,映照在每个人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