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一到澳大利亚就埋头啃英语。可老何只是看书本学语言,就象学游泳,只在岸边做动作要领,不下水实际操作,是肯定不行的。于是我上网找到了两个"游泳池",一个是教堂,另一个是图书馆。
在这里, 很多教堂提供免费英语学习。我们附近的教堂一周两次,购物中心的图书馆一周一次英语课,免费。
第一次和老何按时来到教堂,鼻子贴着玻璃窗往里张望,空无一人。转了一圈正准备打道回府,来了一个女人:"你们好,""你好,我们是来学英语的,没人啊?"她叫Katie,是这儿的老师。原来当天是节假日,教堂以及图书馆的课都是和学校同步,学校放什么假,他们也一样。"下周五开学了一定来哟",临分手Katie不忘叮嘱我们。
周五由两个老师Katie和Evan分两个班教学,10点到12点。Katie教英语程度低一点的学生,一周一次,Evan的学生都是在澳洲生活7、8年以上了,除了周五,周一晚上还有一次。
和老何同步上课,Katie 和Evan的课各上一次吧。

由于这个地区相对比较新,所以学生很少,一般3、5个学生还加一两个当地自愿者助手,待遇够好吧。
Katie的课对老何再合适不过了,而我也是规规矩矩地认真体会Katie的教学。一次Katie改完老何的作文,我正想说作文有点文不对题,话还没出口,Katie的一句故事非常有趣乐得老何闭不了嘴,看着老何那么快乐自信,一口吞下我的实话实说,事实证明大人学习也是需要以鼓励为主哈。
11点钟早茶,来到另一间屋,各种糕点、牛奶、咖啡以及茶水。看着这么丰盛的早茶,心想我们什么也没带啊,对Katie说了我的心思,她连说你们就带人来,其他不用多想。后来我们还是打听到看到有个非常小的捐钱罐,下次记住带零钱哈,我和老何互相提醒。Evan是大学老师,幽默,喜欢开点小玩笑,她的学生有德国人,俄罗斯、香港、伊朗等人,有的在她这儿都学了好几年了。又体验了各国口音的英语,不得不说俄罗斯人说的弹舌快速英语对我是个考验,知道别人说话时要眼睛看着对方才表示尊重,可她一说话我就想拿耳朵对准她,R字母的英文单词自带弹舌特效,时而弹得我晕头转向。除了学习,大家有时还会拿点东西来分享,呵呵,最喜欢德国人Kristine的大蘑菇,(Kristine在他们德国人的蘑菇公司工作)雪白雪白的,Evan拿起一个就往嘴里放,不洗生吃呀,感觉澳洲人什么都喜欢生吃,也许他们觉得维生素不会被高温破坏吧。看我少见多怪,Kristine把一箱蘑菇放在我面前,笑看我敢不敢挑战,想起电视上生存能力节目里吃虫虫,生蘑菇算什么,毫不犹豫地拿起一朵,不过我还是把它洗了又洗。大家看着我勇于尝试新事物,表情有点夸张地吃着生蘑菇,不禁哈哈大笑。我们新来乍到,又没得什么厨艺,不知拿什么好,我绞尽脑汁在老何觉得差劲拿不出手的反对声中拿了自己做的醪糟给大家尝尝,没想到Evan连声说很甜,有特色有特色。希望不是安慰我哈。
几百平米的图书馆在咖啡店二楼,里面除了英语书籍也有一排汉语以及其他语种的专柜。之前女儿就办了个借书证,各种书籍每次可借十本,如果你想看的书这儿断货而周围几个区的图书馆有,工作人员还可以帮你去调来,一律免费。进门右前方一角算是儿童的天地,大人孩子随手可拿书,还有一圆形开放的娃娃园地,一周有好几天上午都有老师让孩子们在童话故事里游玩,10点半到11点,不收报酬,小朋友都可参加。等待故事会之前,家长们在书架过道或追逐小不点或拿本书给娃娃读,奇怪的是图书馆仍然保持着基本的安静,这儿没有大嗓门。右边是电脑,书桌,三三两两坐着看书学习的成人,丝毫不受这边的干扰。我第一次进去找不着北时,工作人员主动问我需要什么帮助。填写上名字,email,就这样so easy地报了名学英语。
于是那边孙子听故事,这边玻璃隔断里就是我们的英语课堂了。三个老师六七个学生,好奢侈。这个课,老师有时讲一些语法、语音语调等基础的东西,其它主要是老师们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话题有时无限延伸,三个老师你一句,我补充两句,有不清楚的地方,马上联网图文并茂。学生中有个同胞在澳洲都居住了二十年了,并且还在当地教过机械制图,可见他的英语程度。还有个眼镜西班牙人,又是个卷舌快速英语,听他说话就恨不得把他的西班牙英语拆了慢慢嚼,眼镜逢人就递他的名片兼广告,去他那儿学西班牙语吗?呵,有点怀疑他来学习英语的目的。

不管是在教堂还是图书馆学习,总感觉两小时的时间飞起跑,每次都是意犹未尽,乐而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