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作
狂 雪(节选)
21
是的 我曾发狂地
热爱我自己健美的四肢
以及双层眼皮下闪着黑波的眸子
像我的恋人
一次又一次地狂吻着我的思想
和我挺拔的鼻子 一样的个性
是的 我爱我自己
爱我自己生命中的分分秒秒
在每一分钟
我都有可能写好
一首关于生命体验的诗篇
在每一瞬间
我都有可能永远地
爱上一对漂亮的眼睛
但我深深 深深地知道
这绝不是生命的全部内容
关于哲学
我还不同意萨特的某些见解
关于地质
大陆镶嵌构造理论似乎更有道理
关于诗歌
就不用说了
创造着
我感到幸福人间
弥漫着无穷的 智慧和情感

新作
黄金叶落考
说好了不要老 要老
也要老成完美的样子
像一片树叶 要渐渐地变老
渐渐地显出黄来 而且是金黄
不要残破 一丁点儿也不要
要完整的身体 完好的心脏
包括眼角的鱼尾纹 和唇上的
胡须 都要是渐渐显现
渐渐变灰变白的 一定也要
渐渐地干枯 渐渐地变脆
渐渐地耗尽所有的精力和体力
再像一片片树叶那样飘下来
飘下时要保持尊严 要优雅
最好像我现在这样 吸一口烟
吐出来 慢慢地看着烟飘散
在最后一缕烟消失的时候
也耗尽一生的最后一丝气息
这样的一生有多么的美好
这样的一生把渐渐的变化
变成了审美的实践和创造
变成了一片绿叶的同心曲
变成了渐渐接近完美的人生
不要寻找意义 过程就是意义
这完美的过程多么令人迷恋啊
灵魂考
有多少东西看得见摸不着,
还有多少东西摸得着看不见;
有多少东西穿过我的身体却悄无声息,
又有多少东西被我穿过也是不声不响;
反光的东西很多,
不反光的东西也很多;
这是一个有知至无穷的世界,
也是一个无知至无限的宇宙;
一定有一个东西可以破译一切,
也一定有一个东西可以遮蔽所有真相;
时空中一直有力量与力量在搏斗,
灵魂里也一直有精神与精神在对垒;
这个搏斗和那个对垒,
构成了我们的现实和我们的梦想。
包容一切的东西是灵魂,
拒绝一切的东西是精神;
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事情,
所有的不可以都是自己的不可以,
不代表世界的不可以。
不情愿不乐意不接受是自己精神的扺抗,
所有的拒绝都是精神的拒绝;
灵魂在飘弥中迎着冲锋的精神伸开双臂,
拥抱刺向灵魂的精神;
奇迹就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
精神融入灵魂,灵魂一如大海,
所有刺向灵魂的精神被灵魂拥抱个满怀。
如大海接纳万川也接纳所有的疼痛,
和所有的痛苦与悲伤。
把灵魂与精神撕开,
灵魂是人和世界共同的容器,
精神是人的酿造物。
无论有多少泪水和苦难,
无论酿造多少核能般的精神。
对灵魂来说,它都能盛装得下,
并且可以将之融合。无论差异大小,
对灵魂,对我们之内与之外的灵魂,
都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
这不是不人道,而是天道如此,
人道在天道中必将融化,这是必然。
所以我说,痛苦适可而止悲伤适可而止,
决绝适可而止,一切的一切都适可而止,
就是自然之美天籁之美灵魂之大美啊……
月宿地考
鹤壁有个“月宿地”宾馆
入住后,我一直在找月亮的房间
包括三个夜晚的梦和三个白天的念想
月-宿-地,我念着,一个字一个字地
念着,想象着月亮睡觉的样子
一定很美。上弦月躺下眼望着天
数星星么?下弦月躺下眼瞅着地
拯救人类么?还有十五的圆月呢
这如何是好?它要是躺下睡不着呢
岂不是天上人间永远成了白昼
我四下寻找着它栖身的地方
我很努力。最后的最后
我在第三夜梦中的最后一刻
看到夜幕上有一线天光般的银柱
慢慢飘下,化作一条银练
轻轻飘落在我的脚下……
那正是漂着一万颗月亮的淇河
一颗一颗月亮排列成一条光的流萤
只是它不飞,它只在大地上晃动
盈盈晃荡,是风吹碎了一河的月亮
像一万双眼睛望着我们大家,嗯
粼粼波光,是《诗经》的名句集锦
一句一颗月亮,一个月亮一双眼睛
月亮和眼睛,漂在古老神秘的水面
水面上的月亮排成行,波光粼粼
水面上的眼睛亮晶晶,粼粼波光
从上至下,一条河的光啊
始终在人心中荡漾。月-宿-地
我念着,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
想象着这一河的月亮睡着的样子
也是醉了,我竟然掉进这月亮河中
那一窗的月辉啊,让我梦到了故乡……
我确信我进入了月光
我确信我进入了月光如我进入了花香
月光在月里变成了月和光而花和香
在被我进入后变成了花是花而香
却进入了我的心一如月进入了我的眼
光随着我的眼进入了月进入了水中的月
在我的梦中它们一直都在缠绕着我
使我与月和光不能分离与花和香
不能分离我进入了梦梦又进入了我
和我的躯体以及躯身上布满的血脉
包括骨头和骨髓太神奇了我的所有的
这一切都充满了月的盈缺和光的明暗
包括鲜花也开满了梦的山冈而那香
则弥漫在我的血脉与骨髓中间大美啊
在我的灵魂里那是光和香的组合
也是月和血与髓的交响没有仇恨没有
哀怨甚至连泪水都没有一切都是沉浸式
都是通透式与接纳与拥抱式的嗯像爱和情
只有进入的过程和生情的美好一如花和香
月和光它们在一起纠缠一直缠绕在我的心
并使我的灵魂有了花和香月和光……
哦我确信我进入了月光和花香

为本质的推动力而创造
王久辛
从未有过的难以把握,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汇聚在今天,我们的今天变得越来越难以表达,好像怎么表达都是言不及义的。准确,已变得越发的难以捕捉和无法企及。象征与隐喻、直抵与绕行、意境无边的浩大在量子纠缠的理论与现象面前显得苍白与虚无,突入眼底的事实在空天互联网的交织中形成预感不妙的恐惧。人,当然是伟大的,这不用人教导;地球永远都是世界的主人——这似乎在现代科学的面前就显得不那么自信了。因为特斯拉的创造者马斯克正在以其有效的科技手段试图将人类送上宇宙之外的星球,并开始对星球实施征服与霸占的计划。这里是21 世纪,离开20 世纪已经20 年了,但是20 世纪作为一个伟大的时空,似乎一直都悬浮在我们的梦里,并在我们的脚下延伸着不间断的道路。
面对如此的世界,你准备了,他要给你个措手不及;你没准备,就更要给你个猝不及防。且慢,诗人!晕晕乎乎了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在我看来,越是地动山摇、风云变幻,越需要“我自岿然不动”,越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什么意思?轻功还是要练的,诗艺还是要钻研的,批判的审美不能代替审美的批判,不仅形象大于思想,意境亦大于思想,循着美的发现的规律,你问我如何面对新时代?嗯,这么重大的问题也不例外,都在审美的规律中蹲着抽烟、站着喝酒,激情澎湃、手舞足蹈。但是,面对冲向未来的背景,或未来与背景冲到眼前的今天,我仿佛在遥远的未来俯视着浩渺的背景并为眼前的时代而默默沉思——人,一个人;人类,人类社会;我们和他们,你们和我们,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世界在同一颗星球上旋转,像同一锅的八宝粥里的八珍,你和我煮到了一起,我和他煮到了一起,你们、我们和他们煮到了一起——这就是一锅的粥啊,绿豆黄豆和红豆红枣煮到了一起,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克服不了谁。如果我们人类的智慧不能使我们凝聚在一起,形成共识,齐心协力,战胜自我和一切的私欲,那么,哈姆雷特的质问,就是永恒的。我们当然不要毁灭,我们要生存!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仅就诗人而言,我要说的是:就必须遵循人类生存的最根本的本质法则,即,一切诗的灵感、语言、意象以及一切的象征和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审美创造的艺术手段,都必须以此根本的本质的推动力为圭臬,使所有活的动机与奔涌的创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个本质的精神而发力。相反,所有与此背道而驰,或与此无关,或高高在上,漠不关心,在我看来,都是背离人道与丧失人性的;而诗人,是人道的殉道者、人性的捍卫者与表达者,没有或丧失了这三者的诗人,就是失去了诗人的本质,就与文明无关,是没有灵魂的躯壳。也正因此,我要给这篇小文引入一个生造词:本质的推动力。我以为,循着人道与人性的根本而为人类的文明而创造的诗人,才是真正的诗人;相反,就是对人和人类的反动。值此,人类已经大融合起来的历史时期,不仅20 世纪的时空已经成为过去,即使是昨天、昨天晚上,也是无法返回的。一日长于百年,一瞬等于永恒。人的感觉世界告诉我们,苦难并不是一个词儿,而是感觉的大海、痛苦的大海,20 世纪的人类经历过,或泅游过这个大海,我相信,我们活着的感觉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再回到那个大海里去。所以,我们感觉感受感知饱满的诗,就一定要表达这种拒绝。无论是大诗人还是小作者,我们的表达才是拯救我们自己唯一的选择——这就是我说的“本质的推动力”。为了扼守和平与发展,为了生命和生命的繁衍生息与尊严,为了历史不再中断、文明永续、人类永恒,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自觉的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推动力而创造的诗人;我希望我能够为历史前进的最本质的推动力而竭尽全力;我希望我能够为我们的今天与昨天的接续并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而不遗余力;我希望我能够为我们和我的家人都能永远生活在和平的天地里——而尽毕生之力。
什么是诗?在我看来,诗就是人心里的灵感,是这个灵感的语言化的极端艺术的表达,是哲学与修辞、逻辑与感觉的大融汇式的创造,而这所有的艺术创造——都是为了更深入撞击灵魂的表达,这是有效的艺术抵达现实的终极目的。我必须明白无误地指出:没有第二个目的。


来源:《诗刊》2020年9月号上半月
作者:王久辛,生于1959年,河北邯郸人。著有诗集《狂雪》《狂雪2集》《致大海》《初恋杜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