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绝 桂花糕
花黄丹桂落,小巷喊糕香。
幼子寻声去,年年永记祥。
桂花糕是童年的记忆,做法古老传统,小商们总爱走街串巷叫卖,也叫喊糕。

五绝 山与水
细雨悠悠下,朦胧似玉仙。
山峦峰出水,可舍镜湖穿?
七绝 咏象鼻山 (通韵)
漓泉可口甘甜喝,畅饮欢心乐水玩。
放眼贪婪香似酒,生身为象变石山。
五绝 游东西巷感怀
一水通城郭,丹香醉客人。
回回游两巷,已忘故乡身。
五绝 咏静江王府
一水王城绕,孤峰守府堂。
高墙分内外,两巷桂花芳。
(一)孤峰即独秀峰; (二)高墙即王府城墙;
(三)两巷即王城府外的东巷西巷。
七绝 观象鼻山有感
大象归途欢戏水,甘甜润鼻向漓江。餐风饮露夫妻伴,忘却归群化石双。
桂林漓江象鼻山为母象,因喜欢江水,与肥鱼喜戏而掉队;另一头公象在桂林北约十公里的青狮潭水库边的稻田中央,头朝桂林方向,因贪玩没能跟上群象,忘了去路,永远地为百姓守护着一片良田……
五绝 游两江四湖
蓝幽生淼境,桨动涣涟漪。
远处歌仙唱,山峰醉谷池。
七绝 庚子初春与古人登逍遥楼(通韵)
揽景唱诗歌赋颂,逍遥楼上酒言欢。
漓江日夜轻拍岸,润哺无名翠绿山。
逍遥楼——始建于唐代武德四年(621年), 桂州大总管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桂州城, 称为“子城”,逍遥楼就座落在子城的城墙上,颜真卿为该楼题写了“逍遥楼”三个大字刻石立碑。唐宋以来,逍遥楼一直是文人雅士登楼赏景、题诗作画、宴饮留别的绝佳场所。

七绝 咏金桂
桂树庭前茵绿影,秋分过后竞香蓬。
金樽欲向银盘掽,已醉嫦娥袖舞终。
七绝 仙境
雾雨桂州仙境处,逍遥楼外水城春。
漓江总把骚人惹,只愿生来百越身。
百越人——夏商周时期的桂林人就叫“百越人”。
五绝 伏波山听渔歌
山行云雾里,近水起微岚。
小筏渔歌唱,星星落竹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