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在芜湖汽运公司的工作照
【序】我于1976年从省交通厅直属单位交通动力厂调至芜湖汽车运输公司之后,便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直至退休。退休之后返聘10年到2017年,才完全离开了经过改制以后的安徽运泰交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前后为这个企业服务长达41年,这是我生命中最主要部分。往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回顾亲身所经历企业的风云变幻、兴衰成败,回顾个人在企业内的辛酸苦辣、风风雨雨,实在令人感慨不已。因为我在机关工作并担任中层管理人员、担任过工会负责人,工作的性质,使我能对公司的重要决策,对各领导人物以及基层的管理人员甚至一些员工都比较熟悉了解。在回顾个人的经历中,我将以客观公正的笔,再现我所知道的企业历史真相。
在2013年公司股东大会暨二届四次职代会上,公司领导提出了编纂《运泰史志》的要求,并明确将这个任务,指名道姓下达给我,我肩负此重任,不敢懈怠,身体力行,在编辑《运泰报》的同时,积极筹办编辑史志工作有关事宜,根据志书编写的要求,先后数次到屯溪,宣城等地档案馆查阅资料,为了解企业早期的一些体制经营的变化,寻根追底、寻访企业退离休老人、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收集资料,收集老照片,不辞辛劳、日以继夜,将近三年时间,编纂完成了长达20万字的《安徽运泰交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志书》,原计划在建国70周年之际出书,也是公司成立70周年的纪念,但却被一直被搁置至今,始终让我停留在期盼之中。这个20万字的电子版的志书,什么时候能够再见天日? 不得而知。我完整地保存下来,可以说这是记载我们芜湖汽车运输公司历史的一部绝无仅有的志书史料。而我这个人回忆可以成为这个志书的附录。
我个人的这段职业生涯的记录,也可以说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和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每个人仅仅是这个时代的潮流中的一滴水,而我们所有人都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
调入芜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在巢湖动力厂的最初梦想已经破灭,动力厂的发展前景堪忧,它的建立本身就是交通厅领导在计划经济下的错误决策,企图让全省交通有一个独立的小而全的体系,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完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始终停滞在试制阶段。时至今日,这个企业被巢湖船厂兼并,大部分员工买断工龄回家。巢湖动力厂成为历史的一个名词。那时候,我周围的好朋友都陆续上工农兵大学,有办法的也调走了。我经过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回芜湖!1976年11月几经周折,我从巢湖动力厂调入芜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当时是属于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下属企业,而巢湖交通动力厂是省交通厅的直属单位(属于正县级单位)和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是平级,从省公司直接转到芜湖汽车运输公司,调动手续简便,只要芜湖汽车运输公司接受就可以。而这时候在芜湖汽车运输公司书记一把手,正是我们巢湖交通动力厂担任书记的李万松,他调任此公司时间不过半年,作为原来的动力厂的下级,应该会接受我的。
我的调动应该感谢省公司劳资科科长汪光祖,他是原合肥省交通厅一批下放农村的干部,后调到动力厂任职,但是时间不长,很快就落实政策都回到合肥原来的岗位,这些干部都是老资格,也很有能力,生产技术科科长刘项军,后调回合肥省交通学校任校长他的爱人张韵秋,后来是省运管局副局长分管技术业务、金工车间支部书记方连胜调回省交通厅为工会主席、包括调回合肥省汽车运输运公司劳资科长汪光祖、调回合肥省交通厅科技处的生产技术科鲍工。我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很愉快、可以说无所不谈。汪光祖喜欢古书,那时候我身边正好有几本章回小说,他借去看得很过瘾,这无形为我的调动提供了润滑剂。
记得在离开动力厂之前,1976年9月初,我参加巢湖动力厂集体在英雄山(卧牛山)上的毛主席逝世的追悼大会,全部在太阳下立正站在会场,站在我旁边刘冰(后动力厂后任厂长)的女儿,可能身体太胖,她的汗如雨注,长时间的站立而无法支持下去,只好蹲下来。会场还有人晕倒,哭泣声阵阵。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巢湖动力厂的活动。之后从此结束了我五年的巢湖动力厂的工作和生活。这时正是我国的一个历史转折阶段。而对于我的个人的工作前途来说也是一个转折。
(芜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办公楼)
拿着调令进入汽车运输公司,因为我是通过工人渠道调入的,在劳资科报道,付科长王春福是苏北人又高又胖。刘庆昌是科长,那时候去农村参加路线教育,不在公司。原来想到这个专业运输单位就干个驾驶员的。总感到开车应该很过瘾。在动力厂时候,政工科科长胡金康看我档案是中学教师,曾劝我留在机关政工科,我没有干,只想学个技术。经过五年的柴油机装配钳工的实际操作,应该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了。而现在说我能写会画,安排我到宣传科去, 又因为宣传科缺人,只有一个曹文炳科长还是从办公室秘书调过来的,新来乍到,我便服从,而一踏进这个机关科室后,竟然就再也就没有离开。
当时的芜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人事关系在省汽运公司,组织关系也就是党的关系属于中共芜湖地委,公司领导干部任免属省交通厅。科级干部直接由省公司政治处任免。领导除李万松外还有李明贵(离休干部)、葛敏世、吴宣候、李继萱、杜德芳(女)等,各科的科长长都是资格老、功底厚,有相当的业务、工作水平和驾驭一方的独立能力,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工作作风,如:宣传科长曹文炳(离休干部)、运调科科长何鹏翔(离休干部)、财务科长吴长寿、程能昌、办公室主任黄增平(离休干部),机务科长管启生、管道全、安全科长马金玉(离休干部)等。组干科长童根和、保卫科长张驭,工会副主席夏忠长,公司管辖一市八县客货车队、车站(芜湖市、芜湖县、当涂、宣城、广德、郎溪、繁昌、南陵、泾县),公司机关是60年代初期的砖木机构三层办公楼(九华中路486号),楼层里的科室齐全,科长科员、车马炮整整齐齐。三楼为地区交通局办公室。公司机关主要集中在二楼,从大楼东头的经理、书记室起,一路过来就是宣传科、组干科、保卫科、办公室、工会、机务科、劳资科、医务室、财务科(包括票证)、一楼为安全科、运调科还有地区车辆监理所。三楼后面即为公司的招待所,招待所有一套人马。还有食堂、餐厅。所长和服务员、炊事员一应俱全。公司机关工作人员就餐一律买饭菜票。来客招待也在这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