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游记之景迈山
孔源
来自:儒源茶修
~~~~~~~~~~
2018年清明前,我们几个茶油约好要去茶山,
于是立即行动,订票。
广州机场一早六点多出发,在昆明机场转机,
到版纳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多了,
约好的当地旅游司机小严来接我们,入住版纳一客栈。
第二天一早,就出发景迈山
到景迈山必经之路,每年春茶时节,都查的很严,听说是怕外寨的茶农偷梁换柱。为了预防景迈山之外的茶混入茶山而设的检查站
站在景迈山最高处望远,是一大风景。
景迈山上望去一片云海,如仙境般。
这里便是传说中的千年古茶园,据说是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我2008年到此时,还没做围墙,能看到石板路,皮卡车可以直接开进古茶园,10年后有围墙了,进古茶园需要有当地茶农带着了。
这位老奶奶,岩三的妈妈,采了一辈子茶,
没走出过景迈山,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茶。
丰盛的晚餐,用芭蕉叶当桌布,蔬菜是茶园的新鲜茶叶一芽两叶的,有凉拌、炒鸡蛋等,鸡是茶园里养的,总之都是纯天然的。在茶山我可以一餐两晚饭,不见长胖的。胃口好,还不觉得累,可能是氧气足吧。
景迈山上山美丽的采茶姑娘
景迈的古树茶,素以花蜜香著名。她的香甜腻,一段时间,我曾把景迈茶称为女士茶。
可能因为景迈茶的花蜜香浓,所以茶界尝把景迈茶列在班章和易武之后。景迈茶甘甜,花香直白高雅,一直以来景迈茶都被称之为茶界”皇妃“。
嗯,班章阳刚霸气,有王者之象,易武轻柔绵厚,有皇后之风。在班章及易武面前,香气渗到骨子里的景迈茶,稍显轻薄,嗯,为妃不冤枉。
我在2010年收藏的,何仕华老师及余秋雨老师的景迈生砖及小饼,至今已10年。茶的涩底已不见痕迹,香似空谷幽兰,轻盈飘逸,清纯不腻。
山场好,品质佳的普洱茶,如果杀青和晒青的工艺到位,汤色杏黄明亮,茶气刚猛,滋味厚重,喉韵深长,杯底有浓郁的花香,后期转换值得期待。
以上这饼茶,是余秋雨老师亲笔签名的,当年余老师上茶山,和何老师联合制作的一饼茶,限量版,真正的千年古树茶。
这次上茶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起采茶,制茶整个过程。全程都是手工,感受到了,茶农的不易。
这棵树大约有3米多高,需要爬上去采摘,太高了,每次看到茶农爬在树上采茶时,都会为茶农捏把汗,因为看着非常危险,树枝好细,风一吹好像要断了似的,可是看着茶农们像猴子一样灵活爬上爬下,自己也想去体验一把。
有人说,景迈茶特有的花蜜香,是万亩古树茶园里的茶树与数百种野生植物在和谐共存的原始生态中,由飞鸟、蜜蜂等小动物在它们之间异花传粉所致。我徜徉在景迈古茶园的蓝天白云下,深吸几口古树茶园里暗香流动的药香、花香气息,感受着绿荫如盖的野地上绵绵蒸腾出的新鲜地气。
景迈的螃蟹脚惹人爱,寄生在茶树和苔藓上,玉立婷婷。微风过处,随茶树的枝干翩翩起舞。
穿行在古茶园里,那些历尽沧桑的古茶树,依旧生机盎然,葱绿欲滴。粗大茶树的枝干上,覆盖丛生着娇绿的苔藓、蕨类、藤蔓、螃蟹脚等,把这片苍翠的茶园,点缀得色彩斑斓。置身其中,恍若隔世伊甸园的味道,又像游春在一幅诗意盎然的古老画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