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盘岭诗话》张引力
之一
柏拉图在“洞穴之喻”哲学阐述中,提到一个问题。即观察者的角度,决定了他所看到的影像是事物的本体,或者是事物通过其它传播方式映射的图形。由此联想到诗人创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比如我们所写的场景,是直观第一时间发现的场景,还是通过水波、天空、甚至是诗人内心二次加工后所折射的场景。第一种层面只是简单如实的描述;第二种层面是经过一定转折和变化的揭示。而诗人更需要第三层面的深入:即辅以思想、文化、情绪、艺术的杂糅后,对这一场景复杂而多维立体的呈现;是“凝视”后通过文字变异的再创作。由此对诗人提出一个要求:即我们需要培养逐层递进的思维模式;培养诗歌语言如手术刀般锋利和精准。即所谓披开丛丛荆棘,方能见至高境界的洞口豁然中开……

之二
根据未来世界发展趋势,在此提出未来诗学(其实亦包括过去、当下)需要思考的十二个问题。
提纲挈领如下:
第一,诗学的颠覆。个人认为,所谓“颠覆”其实质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第二,诗学的形成。这个问题自始自终都存在于所有理论家的争执或者共识之中,且仍将继续下去;
第三,诗学的知化,即如何将诗人的认知能力与思想的结合更加智能化;
第四,诗学的提问,优秀诗人或者理论家需创新性的提出建设性的问题;
第五,诗学的开始,即创作过程中,如何巧妙的展示和插入;
第六,诗学的重混,任何一个高明的诗人都懂得解构与重组,以及风格迥异的混合、技巧的搭配;
第七,诗学的过滤,创作过程恰如豆腐的制作过程(或者其它相似程序),情绪和信息、文字的纯净化;
第八,诗学的使用,一个层面是教化功能的扩展,一个层面是创作者对思想、历史、哲学、艺术、乃至世界万物的驭使和工具性的运用;
第九,诗学的互动,人工智能让世界无限小又无限大。诗人既与自己互动,又与古今、中外、自然、科学等互动;
第十,诗学的共享,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一切都面临着更快更丰富、更不确定的元素;
第十一,诗学的流动,从纵横向看,不因地域、时代、语言的限制,诗歌这种人类灵魂的呻吟,将来更应思考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共通;
第十二,诗学的屏读(注,此词为高科技用语),即诗随人在,人与诗偕的境界。诗人看到的万物即为作品,这万物的作品也同步注视着诗人。这样就显然近乎“道”了……
2020.06.28

之三(诗歌是不存在开头的)
真正的书没有第一页,真正的诗是没有开头。
混沌之初,诗即存在于世界诞生之时。
即使以我们所熟知的《山海经》而言,它所竭力想追记的也不过是对人类初始状态的碎片化和神异化的事实。
诗人不过是恰逢其时,于苦行途中偶遇了相向而行的事实。然后与之对话,与之展开妥协或者诘问。
诗人只有一种选择:即如何选择较为合适、满意、准确的插入句式,与流淌已久的诗意对接,然后成功的融入。此亦是真正登堂入室的诗人,与徘徊门外(仿佛是诗人)的诗人的本质(也即隐性而难以辨别)的区别。
所以,诗歌从未有过开始,从未有过中间,从未有过结尾。
诗人不过是过程中的“红尘过客”而已。
2020.09.29

之四(诗人的双重身份)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诗人一方面是语言的主人——他不断的切割、肢解、指挥、排列、选择或者创造所需的文字素材。他所从事的是驾驭的工作。
另一方面,诗人又被动的成为语言的仆人——他屈服和听命于文字流淌的不可预见性。他甚至茫然和无助,被语言凶狠的攻击,叱责;他不得不显出奴性的唯唯诺诺。
那么,又如何从这双重对立的身份中脱身呢?
也许美国当代文艺批评家乔治.斯坦纳提出的“沉默”一词,可资借鉴——当诗人左右为难,人性与政治相互冲突时,选择“沉默”吧。由此,诗人和诗歌会获得更多的喘息和存在的意义。
2020.10.03

【张引力诗歌欣赏】
雪线
据说,三十年前,雪线曾低于卓玛的腰带。
那时,她们年轻,好奇。乐于躬身。
那时,九月雪飞。她把诧异的马驹拥入怀间。
情歌还披着夏天的云彩。
我甚至想象青春期的雪线,同样低于扎西的皮靴。
那时,跋涉到三千六百米即有雪莲。
而现在,群峰后退,诸神向高处迁居。
集体默契,亮出更多的峭岩和山体。
他们将冰雪的下嫁底线,一升再升。像伊融化十二年后,
将迎娶的最低温度,由T恤提高到三件冬衣。
2020.09.12
烟草地边的杉树
烟草,出生即高于半坡。像天色不用声明。
嘹亮就超过花萼的小号。
但仍需安排两道背影,楔入铁板一块的山峦。
打破铺垫。过程化繁为简。
活跃的长尾巴山雀,昨天就使用过桠枝。
像我十岁以前的冬天,就会捡起掉落的叶子。
点燃,并明白温暖的部分内涵。
而现在,杉树长大。烟瘾,需开垦道真,
绵延到务川的高原。
一箪食,一壶饮。踞于八月斜面。
向群山掏出短剑,打算将日子的本义,
切割成一绺绺的干粮。虚空中的饱腹之物。
再一次,填补了温暖后出现的症状。
2020.08.16
陈润生:张引力是近年贵州刚出道的中年诗人,其诗有学院派的语言风格,若去除雕琢,诗会更通透。总之,实力允许他这样写作……

青花瓷上的妖精/张引力
不饮酒,小妖精。至今才发育到36度。
而53寸的瓷性,还欠六层的垒土。
阳光一次次站上去,一次次跌下谷底。
唉,像当年一封,又一封退回的情书。
吹箫的人,唤醒一条大河,正解、曲解均可。
一起讨论私奔的七十二条途径。
这火焰中出嫁的剩女,借了观音的净瓶,
从此,路过的男子,都仿若西行的僧人。
二十四道拐/张引力
现在,驾云,仿佛抗战时期,美制十轮卡。
从民国坡脚启程。
顺便捎上一个晴隆方言的女人。
现在,履行第十八道承诺。有弯有坡。
还有青㭎林。落叶乔木。
自带三十六转陀螺,随便哪一回迷藏。
输的都是远征的哥哥。
妹耶,捉完这二十四个节令,滇缅尚远。
群山陆续挂出酒旗。硝烟仍未打烊……
“怎样离奇的情节,才驱使苞谷般女人,追赶战争?”
——我有乌蒙磅礴的内心,你有一条大怒江,收容
沉于众水之低的魂灵。
注:“二十四道拐”位于贵州省晴隆县,是抗战滇缅公路中雄奇险峻的一段奇观。

相似性/张引力(贵州)
落日有度劫之德。它工具箱藏着黄金的法则。
“在场事物,都需排队领取神的布施!”
旷野有好施之举!它粮仓铺展烙熟的麦田。
“即使我们是温饱的,神依然坚持平均主义!”
剃刀和镰刀具有刈割相似性:一边打开锋刃,
一边隐藏厚钝。
我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神在遮荫树下,
挥鞭监督,我一边解放五月的大地。
2020.05.29
【推荐语】此诗像几个连续的排比句式,非常有力量,犹如古诗和太阳与大地及季节的力量一样,赞叹万物,倾倒相似。(捍士)

①如果您喜欢本期作品的诗/文,欢迎转发(手留余香)、赞赏、留言等,也都谢谢!
②如果您有佳作/好评想推荐,请组好优秀稿件(不限首发),留下您的微信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