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念恩师李铎先生
作者:雪石(孙月龙)
初识李铎先生,是我在担任某杂志主编的时候,经过邀约,我终于正式走进中国军事博物馆李铎先生工作室,也就是先生的书房---仕龙书屋。初次见面,先生与我相见恨晚,我们从家常聊到艺术,从艺术聊到生活,转眼之间就是四个半小时过去了,如果不是后面还有客人一直在等候,先生和我还会谈天说地很久。
再见李铎先生,是很久之后的时间了,还是在先生的仕龙书屋,还是关于书画艺术的探讨,我被先生的艺术和人品折服了,说出了一个想拜先生为师的想法,先生听后甚喜,思寻一会儿,然后意重心长的嘱咐,你的国学根基很好,先不急着走形式,你先做我的小友,我给你几本书,你好好感悟。
之间和先生一直学习,有一次见到先生,先生把我叫到一边说,我这有个照相机,一直没有相机包,你给买一个,这样我拿着就方便了。我记下相机型号后,赶紧备好相机包送过去,先生拿相机一试,哈哈一乐,太合适啦。说完便问我多少钱,非要给,我笑着说,您可以多送我几本书呀。先生不会使用相机,我们就一起摆弄相机,教先生如何使用,这张照片也被工作人员抓拍了,极其珍贵。
之后,接到任务,要出一本奥运特刊,我便向先生请教,我把想法和先生说了,想用先生作为封面人物,开始先生完全不同意,先生说只想做艺术,不想再宣传,后来我一直在和先生沟通,先生才勉强同意。奥运特刊出来后,我送给先生时,先生拿出一张书法语重心长的说,这是我送你的礼物,记住了,书画也是国学的一部分,并且分量很重,要继承和发展呀……我打开之后,上面是先生的墨宝“中国书画赏析”六个大字,更是先生对我的寄托和鼓励,我当时眼泪夺眶而出。
再之后的时光,先生的身体慢慢变弱了……
惊闻李铎先生千古,我恰出差远行,刚刚回京,点燃三支檀香,叩拜先生驾鹤。呆坐书房,回忆与先生的来来往往,眼泪已经打湿衣裳。
雪石含泪于诗心斋
孙月龙,笔名雪石,高级国学文化师;中共北京市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纪念章和证书获得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诗经艺术》栏目执行主任兼栏目总编辑;央视频《绽放夕阳》栏目顾问;中国网、北京电视台、中国老年报社联合主办全国大型比赛《芳华归来》名誉顾问;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学校表演系客座教授;燕山诗社、诗心斋文学会创始人;首都艺术家协会理事、艺术指导;北京乐陶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主任;搜狐视频央影音频道总编辑;中国315网记者;首都图书馆专家志愿者;首届全国社责春晚总导演;曾多次担任全国大赛评委;中国文联出版社《呦呦鹿鸣》主编;已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地进行了数百场雪石先生系列讲座;雪石先生诵读古诗词四辑、文学作品、朗诵作品、书法作品已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等媒体发表;《雪石先生青年朗诵家》珍藏邮册已由中国邮政集团正式出版发行;雪石先生已荣获“中国诗歌年度诗人”、“突出贡献诗人”等众多称号。
(上图)每天晚上7点《新闻联播》四个行楷大字,当年李铎先生用繁简体各写一幅,中央电视台采用了简体。
(上图)李铎先生所作人民大会堂巨幅书法(苏东坡词《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