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公封燕,史说雄安之三
文/任敬虎

召公是古代世界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在中国历史名人中有一席之地。召公,又称邵公、召康公。姬姓,名奭shì,周文王的庶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召(今陜西歧山西南),故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召公其实是当时周朝的一种官名,主要负责管理周朝的国家政事。而姬奭是周朝第一代召公,为周初三朝重臣。一生力行敬德保民,曾辅助周文王理国;参加周武王灭商战争;周成王时,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支持周公姬旦摄政当国,与周公一起平定东方叛乱,营建洛邑。又辅佐周康王,建立不朽功勋。

周文王图谋伐商之时,召公是直接参与者之一,但文王穷其一生也没有完成克商大业。武王即位以后,“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周武王十三年(前1122年),召公跟随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之弟周公手持大钺,召公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向上天和商朝百姓宣告帝辛的罪责。武王建立周朝政权,史称西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与宗室,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

姬奭封在蓟地(今北京),在那里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亦称北燕)。目的是让他掌控活跃于燕山南北和辽西等地的戎翟部落。姬奭领封带领长子姬克马不停蹄来到封地,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一切安排妥当,就把管辖燕国的重任交给了儿子姬克。姬奭shì嘱托姬克“今大局初定,各方诸侯依然不稳定,大王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管理好这个地方。 可是大王现在也是重病缠身,国家大事还等着我去处理。所以燕国就全权交给你管理了,希望你再接再厉管理好这个地方,我在镐京也就心安理得了。”姬克满口答应,表示一定不负重托,召公姬奭又马不蹄的赶赴镐京,继续辅佐周王室。燕侯克成为燕国的第一任君主。《礼记》载:“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周武王还没有正式即位就匆忙分封蓟国,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周武王非常重视蓟国所在,还有就是殷商旧族所逃亡的方向正是蓟国所在。后来周人分封燕国,周天子亲族力量也在这个地区建立国家,但一个地区内是不可能允许两个强国存在的。因此燕侯克刚刚开始建设燕国之时,与蓟国之间的纷争必不会少。

实际上召公在受封之时,正是召公率领大军北伐获胜之时,而且当时的封国可能还不是所谓的燕国。后来考古发掘有克罍léi,其中有铭文:“王曰太保:‘隹zhuī乃明,乃鬯chàng享于乃辟[pì]…令克侯于匽……匽yǎn入土众厥jué。”由于史书关于召公之后数代燕国国君失载,因此当这个克罍出土而后即引起轰动。人们也终于知道了,原来召公的嫡子名为姬克,燕国的始封君就是这位燕侯克。最早的燕国其实不是燕国,而是叫匽国,燕侯克既可说是燕国第一代国君,更也是匽国始封君。

根据克罍的记载,周成王册封燕侯克,授民授疆土,其实燕侯克并非孤家寡人来到燕国,而是带着大量的人口,到这里披荆斩棘和辛勤耕耘。燕国有召公,辅佐文武成康,这可谓是燕国国君之福,召公的荣誉同样就是燕国的荣誉。召公作为周成王身边最重要辅臣,燕国作为其封国,召公有功,则燕国有功,可想而知燕国建国之初,多受召公之福祉。对于召公留给子孙的福荫,燕侯克当然是铭记于心的,因为召公寿命长,活到了一百多岁,所以燕侯克多次派遣专人到都城中去照顾召公。当然燕侯克也绝非庸碌之辈,召公和燕侯克被封到北方的时候,建立的国家是匽国而非燕国。史记中关于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时代的国君都没有记载,至于其他史书典籍,更是缺乏。因此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燕侯克,大多依靠的是考古发掘,乃至于加以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历史加以揣测,真相究竟是如何的,谁也很难说的清楚。只是在燕侯克时代,唯独能够说过去的事情,可能更多的还是召公的功绩,燕国更大的可能就是守好燕齐鲁三国屏障的北大门。

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 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朝鲜的一部分。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

撰稿人简介:
任敬虎,网名清河道主,雄安礼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历史文化学者。

主播简介:
金波,原名王金波,1971年10月30日出生于白洋淀畔现雄安新区鄚州镇杨临河村(原任丘市辖区),雄安任丘艺术联合会会长,白洋淀雄安之声朗诵艺术团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