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记得那些往事
作者:张庆刚
诵读:鑫鹏

初冬的季节,又一次和骑友踏上骑行的路。天气寒冷,树叶凋零,但骑游赏景的热情,依然是那么高昂。东平湖畔,湖水静悄悄的,宛然没有了往日的波涛涌动。清河已接近干枯。沿着黄河大坝西行,又看到了大坝下的林间小径,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那种回忆,是那么的甜蜜,眼眶浸满泪水,心中有对儿时的向往。

儿时的我,是那么的顽皮,兄弟姐们中,包括我的叔兄弟们中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深受父亲的疼爱。那时的我,感觉跟着父亲赶集,可以吃油条烧饼,喝一碗豆腐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的老家离斑鸠店只有八里地,而且斑鸠店集也是周边商贸比较繁华的。去哪里过了东平湖大桥,沿着黄河大坝下的林间小径,走不了多久就到集上。那时候兄弟姐妹多,我们家就喂了一头黄牛,每当下小牛后,父亲为了补贴家用,就会去赶集卖牛。当时的我,就会跟在父亲后面,光着脚丫,在后面拿着柳条帮父亲赶牛。那时候感觉非常的幸福,一块糖,一碗豆腐脑,就是诱惑我的最好的东西。大坝上皎阳似火,而坝底下。由于柳树的原因,却凉风习习,光着脚丫,父亲在前,我在后,拿着柳条驱赶着停滞不前的老牛和顽皮的小牛。而今又一次走过,勾起儿时幸福的回忆。回忆那是父亲的爱,回忆那时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虽然很苦,也没有现在的肯德基,薯片,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但那时 吃上一个烧饼,一碗豆腐脑,就是一种幸福。

跟着父亲到了牛市,那时候有专们卖牛的,卖羊的,和其他商品互不干涉。遇到相识的人, 蹲在一起抽上带旱烟,相互聊一聊,而我就一个劲的往卖好吃的摊子上瞅。看到卖雪糕的,那口啦啦,真的拉的好长好长。父亲就在一边和买牛的相互砍价,但那只看握手不见说话,直到我长大了,才知道那是那时候赶集买卖的特殊方式。如果赶上卖到好价钱,父亲就会给我买好多好吃的,但如果卖不到或者不卖的话,父亲也不会如何,也不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照样给我买当时显得昂贵的东西。

家里喂着牛,父亲又很忙,母亲还要忙家务和地里的活。当时父亲就给我和两个姐姐下达了割草喂牛任务。儿时记忆中,草长得很旺,但太阳也很毒辣,而我又非常的调皮,由于年龄小,父亲有比较疼爱的缘故,只给我一篮子的任务。我当时只会贪玩,,怎么办呢,就在篮子中间撑上树条,或者偷姐姐们的草来冒充。后来父亲又给我奖励措施,买草。我呢,就在篮子里放上石头,这些伎俩都被父亲识破,但从没有 打骂过我。 父亲从不轻易训斥人,但永远是那么威严。一直到现在在它面前,我从不敢有任何的言语。包括我的女儿,他的爷爷,非常疼爱,也不会训斥他,爷爷在他的面前永远是那么威严。

曾经那些往事,许多人和我一样,很难忘怀。唤起我们的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爱。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飞速发展。但我们更多时候总是回忆,回忆是心中的念想,回忆是对往事的留念。也许到了一个年龄阶段的缘故吧,总会想起以前的那一段时光吧。人生不会重来,但人生不能忘记过去。当我们再过二十年,又是不一样的状态。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会深深的烙刻在脑海中。

——关于作者——
张庆刚,别称:三疯,军旅十年,回归社会。骑行九年,鲁藏行,海南行,北极村,庆澳门回归。骑行近十万公里

——关于诵读者——
鑫鹏,山东淄博人。喜游泳、爱朗诵,愿在声音世界里遨游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