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照片勾起我的追忆
一一想起和父母的那些日子
文/李东升 主播/燕姐
接上篇
(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父亲是工商联头头,他戴着红袖箍,打着小旗,率私营工商业者的隊伍庆祝游行。从白天,一直到晚上举起火把,振臂挥舞,嗓子都喊哑了。看出來,父亲对这个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充满期待和希望。他多次配合政府宣传共产党制定的各项法規,政策。亲自排演提倡妇女解放,恋爱自由的话剧“小兰结婚",他释演顽固不化的"小兰”爹,激起台下观众阵阵骂声。当时父亲出演的剧照也見过报,一时成为稍有名气的话剧明星。父亲这个时期的心情是舒畅的。在他的影响下,姐姐也十分活跃,她扯下家里铺在床上的大床单,钉在胡同墙壁上当舞台后幕,联络了四邻八舍的孩子,唱起秧歌剧"兄妹开荒”,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及边唱边舞的"王大娘送子当兵"的“打花棍舞"。看演出的人挤满胡同,母亲站在大门口,看着自己闺女出风头,脸上很得意。指着姐姐说不安分的疯丫头!
别说,父亲的演艺爱好,也遗传到孩子们身上。大哥上高中时就曾演过京剧"打漁杀家"里边的“花旦”“桂英儿",二哥直到上大学,还剃了光头说相声。我就更甭说了,从小逃学,去"大观园”,"人民市场”,"西市场",听说书的,看摔跤的,钻到挑“兰州皮影"的场子里瞧皮影“西游记",演一出后仃下,场子里的伙计拿柳编的簸箩一敛钱,我就钻到板凳底下趴着,等敛钱的过去,又演时,我从板凳底下钻出來再看。到中午吃饭时,我背着书包回家,故意拿课本唸着:"大羊大,小羊小,大羊小羊山上跑,跑上跑下吃青草。”(这是那时候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大人看到我用功的样子很是高兴,招呼快吃饭。所以,我对济南府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曲艺种类很是了解。
父亲在这段时间里心情很好,加之墨水销量逐日俱增,也给了我童年快乐的时光。可以说,那时候济南小孩玩过的游戏,我都玩过。什么《踢盒子》,《煽洋画》,《弹琉璃蛋》,《崩杏核》,《扛拐》,《打尜尜》,《跳房子》,《投皇上》,《骑马打仗》等等。
那时候济南的儿童民间游戏,有独有的地域特色。有些游戏不光能鍛练孩子们的体能,而且还能培养孩子们快速的判断能力和诚实的行为。
比如《踢盒子》的游戏,它是在晚上进行的。小朋友拿一罐头空铁盒,放在马路空地上,围铁盒用粉筆画一圆圆的大圈,(建国初期的济南,夜间马路上几乎沒车辆,故这种游戏可以进行。)剪子,包袱,锤后,谁输了,谁守盒,其它小朋友让守盒子的人用黑布把眼晴蒙上糸死,喊一,二,三,不守盒子的孩子在喊声中迅速躲到自选的周围藏身处隐敝,当守盒子的孩子摘下蒙眼的黑布时,眼前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了。此刻藏在四周的小朋友要不断制造出各种声响,让守盒子的孩子判断。或学猫咪叫,或学狗叫,或大声咳嗽,总之,每个人都得出动静,当守盒子的孩子叫出对方名字,拿起盒子在地上敲三下,如果猜对了,对方必须出來替換守盒子。如不出來,守盒子怀疑对方不诚实,他要飞快的跑到对方藏身处去落实,如猜对,被猜者不出来,以后不再带他玩了。如没猜对,速度跑的快的孩子,即可趁机跃出,跑到盒子跟前将盒子飞脚踢远。守盒子的孩子,这时必须快速返回去捡踢远的盒子放回原位。这当口,藏在各处的孩子快速变換藏身地方,一直到守盒子的叫准人出來替換,才算一轮结束。
这种游戏运动量大,消耗体能多,`脑子判断快而敏捷,有刺激,当时的济南男孩子都喜欢玩。現在的孩子几乎抱着电脑渡时光,体能不消耗,胖墩,成了家長挥之不去的愁肠了……
(要知后事,且看下文!)

【作者简介】李东升,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原泰安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艺五十年。五十年里,创作的戏剧小品《主要任务》,曾获得中国首界戏剧小品电視大奖赛二等奖(与倪萍合作),轰动当时整个社会,“人民日报”,“光明曰报”,都曾有撰文评论。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天上的伙伴》,获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夏衍”奖,是山东第一次拿到此奖。
执导的电視剧《金兰》曾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电視剧,“飞天”二等奖。执导的《泰山挑夫》,《保一方平安的人们》,儿童电视剧《春眸》等多部电视剧获山东省大奖。並执导大型电视个人综艺晚会《携手跨越明天》,获全国电视综艺晚会“星光”二等奖。
还有《三山五岳贺新春》,《黄河,泰山》等几十台电视综艺晚会获央視,及山东省大奖……
创作的歌词,几百首,不少巳被省,及央視晚会,电视剧主题歌采用……
对书画酷爰,每日勤奋练习,追求个人风格,和对丹青独自的美学追求……

【主播】燕姐,本名,刘燕,2019年荣登全国红色文化艺术百强诵读名人榜榜首。用声音点亮阅读,用声音温润文字,喜欢一个人畅游在有声世界里,用心诵读;还喜欢一个人拿着相机游走在大自然的童话里拍些小景和花花草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