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和邻居汤姆的故事
文/龚如仲
我在美国为一家中国国字号公司的海外企业管理业务多年后,终于积蓄了一点银子,等家人到美国与我团聚时,积蓄加贷款,我们在新泽西州北部一个名叫奥利黛尔(Oradell)的小镇买下了一栋带泳池、配车库、前有草坪、后有花园的别墅型房子。房子除了有两层正式用房外,其地下室已被装修成一个豪华专业、吧椅吧台及酒吧用具一应俱全的酒吧间。

小镇奥利黛尔是一个由白人中产阶级家庭为主体的“高档住宅区”,不足一万人口的小镇环境优美,街道整洁,民风淳朴,极为安全。虽说小镇中学高中部的水准达不到全新泽西州的拔尖程度,但其综合实力也可算得上是全州的上乘。所以,我们认为把新家安置在小镇奥利黛尔是一个明智之举。

(一)
搬进新居后,妻和我就来到后花园巡视一番,看看有哪些花园活儿可干。正当我们在花园的最后端忙着清理杂草的时候,突然间一位看上去六十多岁的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精精神神白人老先生从住房的一侧走了过来。令人惊奇的是,见到我们之后,老先生不仅没有和我们主动打招呼,而且他的脸上还明显带着一丝不悦。来到我们身旁后,老先生二话不说,先埋头查看地面。正当我们茫茫然不知所措时,老先生一边指着地面的某一点,一边怒气冲冲地用英语对我们吼道:“你们为什么私自挪动界牌而占据了我家的地界?”一头雾水的我这才低下头来仔细查看他所指着的界牌。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弄清什么是老先生所说的界牌。原来老先生是我家的紧邻,他和我们两家地域的分界处有一条大约一寸见方、三寸多高的小木牌,小木牌的顶端依稀可见曾经涂上的红漆,这就是两家宅地的分水岭。老先生之所以说我家占据了他家地盘,是因为年深月久的居住,加上夏季暴雨和春天融雪的不断冲刷,界牌已经向老先生的宅地移动了些许。一见此况,我们当即向老先生耐心解释道:“我们是刚刚搬进来的新住户,对于界牌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如果您认为界牌歪了,占了您家的地,我们立即修正过来。”一看我们二人相当通情达理,老先生的怒火熄灭了。

等到把界牌移动并扶正后,老先生只才对我们说道:“我叫汤姆,住在此处几十年了。你们以前的房主是个不讲理的家伙,我和他的关系不好。刚才对你们有点冒失了,请原谅。”说完话后,老先生汤姆扬长而去。望着他的背影,妻和我都感到“这真是一个怪老头”!

(二)
我们是当年晚春初夏时搬进新房的,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房前屋后的花草特别需要水的灌溉与滋润。然而当时天公不作美,久旱的天气无雨可下,整个新泽西州用水奇缺。面对此况,州政府一声令下:任何别墅型的家庭既不允许使用草坪的自动喷水系统来浇花草,也不可以手动浇水。

作为特别听话的新住户,我们一家是严格执行了政府的规定。但过了不多久,我家门前的草坪由于缺水而呈现出干枯后的浅黄色,大片草坪逐渐失去生命力。就在某天傍晚,正当我们夫妇二人下班回家后面对着奄奄一息的草坪痛心不已之际,邻居老头汤姆又向我家走来。走到我家门前草坪处,他停了下来,然后一边指着草坪,一边大声地对我们说道:“我们这个小区是个花园式的整体,家家门前的草坪都应该保持得漂漂亮亮,可你们家的草坪竟然如此糟糕,真的是影响了小区的美观!”指责一番之后,怪老头汤姆又扬长而去。
我们知道,作为美国少数民族的亚裔居民,我们中国人有时难免会受到白人主流族裔的误解。然而妻和我都是极有自尊心的人。于是,利用夏去秋来的一个长周末的休息时间,妻(我当时到中国出差了)就决定独自一人给门前的草坪来个“旧貌换新颜”。

按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当周末或节假日来临时,住在“花园洋房”里的居民们都乐于亲自打理门前屋后的草坪和花园,做一些诸如割草、培土、修枝、种花等园艺活儿,但很少有人自己动手对整片枯死的草坪进行“大手术”,他们一般会选择请专业的园艺管理公司来承包这类“大项目”。然而个性坚韧、从不信邪的妻决定自力更生、亲自上阵。于是乎,从一个细雨蒙蒙的秋日早晨开始,她自个儿启动了“草坪改造工程”。
只见她首先将草坪上所有的好草、枯草一一铲除干净,然后就开始平整土地,以便撒上新的草种。但就在这个时候,妻发现了一件大难事:由于门前草坪上和草坪边有几棵大树,长年累月的树木生长使其发达的根茎四处蔓延,致使草坪表皮的浅层下布满了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树根。清除树根可是个力气加技巧的大活计。妻用铁锹挖,用铲子砍,后来干脆用双手强拉硬拽,一刻不停地干了起来。这时候的妻已然是汗水淋漓,气喘吁吁,手上也弄出了不少血泡,但艰苦奋斗了一整天后,草坪边上堆满了挖出的树根,草坪地面终于被清理干净了。到了第二天,妻开始为草坪补充了从店里买来的大量的营养土,然后在土面上均匀地撒上新买的草种。再然后,妻给刚撒上的草种的草坪细细地浇水。耐人寻味的是,在妻进行这次“换草行动”的整个过程中,“怪老头”汤姆时不时地站在他自家门前的草坪上观望着。

完工后已是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妻正要拿起工具,收工回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只见“怪老头”汤姆突然走到了我家门前,然后正式地对妻说道:“你们明早起床后一定要时不时地看管好这片草地,如果你不看守的话,馋嘴的小鸟儿就会把种子吃个精光,那你就前功尽弃了”!说完这些话,汤姆又扬长而去,但他的脸色已经祥和了许多。望着汤姆离去的背影,妻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正是及时雨般的善心警告啊!看来‘怪老头’汤姆今天一点儿也不怪”。

(三)
自“草坪事件”后,邻居汤姆彷佛变了一个人。每当彼此在门前屋后不期而遇时,汤姆一改以往从不主动理睬我们的冷淡,而是相当有礼地向我们打招呼,我们当然也还以真诚的问候。写到这儿,您可能要问了:“‘怪老头’汤姆为什么突然从以前的不大友善一下子变得相当友好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我和汤姆的一次在门前的偶然交谈说起。
原来汤姆从小随着父母从爱尔兰移民到了美国。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在一家大银行工作,从小职员一直做到高级主管。但汤姆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同时也是一个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宅男”。极少与外人接触,再加上他与卖房子给我们的原房主关系不好,他对刚刚成为他邻居的我们十分戒备。但之所以他突然改变了对我们的看法,就是因为他亲自目睹了我太太,一个看上去文文弱弱、个头不高的中国lady (女士),竟然只用了短短的两天时间,就把那么一大片草坪“折腾个底儿朝天”。后来看着草坪上生机勃勃的新生小草,汤姆被一个中国女人的干练和坚韧感动了,于是他就换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这户新搬来的邻居。渐渐地,我们全家人和邻居汤姆就成了好朋友。

当我们二人或是妻单独忙活着花園活计之际,一旦我们碰到比较难干的花园活儿,只要我们打个招呼,几乎天天都在花园或草坪上辛勤劳作的汤姆立马就来到我家,并伸出援手。最令我难忘的是,某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妻当时到中国出差了),天气突变,骤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雷电交加,几十年未遇的大暴雨连续下了几个钟头。忽然间,我感到家中地下室里似乎有潺潺的流水声,我赶紧下去一看,我当即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雨水灌进了地下室,水深已过小腿。与此同时,水仍然不断地涌入。我立马意识到,这一定是房前草坪的雨水排不出去,就顺着墙根流淌到了地下室。于是我马上飞快地跑到室外,连雨衣都没来得及穿,拿起铁铲就到了草坪。我然后在草坪的一端使劲地挖掘着,试图打开一道泄洪口。那时候,雨水夹着狂风疯狂地敲打着我的全身,然而我那里还顾得了这一切,只是一个劲儿地拼命挖土。就在这个当口,我忽然感到身边好像还有一个人也在挖土,我猛侧头一看,原来是邻居汤姆身穿雨衣、手使铁铲正帮着挖土。在那一瞬间,一股暖流一下子流遍了我的全身,心里感动极了。原来,汤姆一看大雨倾盆,他就早早地赶到自家的草坪上忙活起来。工作干完后,见我也在挖土,就一声不响地赶来帮忙了。等泄洪口挖妥后,汤姆又随我来到我家的地下室帮我一盆盆、一桶桶地把积水清除干净。干完这些活儿后,满头汗水的汤姆对我一笑,连等我说感谢话的功夫都不留给我,就扬长而去了。
真诚的交往两家邻闾关系更加密切。时不时地,我会请汤姆我家来吃我们自己包的锅贴,而老汤姆呢,他就隔三差五地把我请到他的家中,然后拿出爱尔兰人特别钟爱的百利甜酒(Baileys)来款待我。
就这样,我们两家人友好交往了五年!

(四)
在奥利黛尔居住的第五个年头,由于工作需要,妻和我双双被一家大公司派往北京,为他们管理在中国的业务。鉴于与我们同住的二女儿依然在大学读书,无法帮父母独自看管这偌大的房子,于是我们决定卖掉我们的house (别墅型房子),而搬进一套设施完善而又相当安全的condo (公寓型住房)。
当我们把此消息告诉汤姆时,老先生显得相当地遗憾和失落。但我们安慰他道:“我们会经常出差回到美国的,一回来之后,我们就来看望你”。与此同时,我们还把不少舍不得卖掉或扔掉的家具和其它用具搬进了汤姆家硕大的地下室,并讲好:“等我们将来用时再到你家取。”就这样,我们告别了奥利黛尔,到北京去创业了。

自打妻和我到中国工作后,只要我们回到美国,我们总是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汤姆,彼此间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可是到了离开奥利黛尔的第八年,当我们回到美国过圣诞节时,妻和我打算请汤姆来家吃饭,于是就打电话给他。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太太在电话中告诉我们,老汤姆当年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了。噩耗传来,我们不胜唏嘘:“一个如此能干,如此热情的老汤姆,就突然去世了?”要知道去世的时候,他才七十多岁啊!
后来我们才知道,心脏病的突发固然是汤姆去世的主因,但退休后老汤姆的孤独却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原由。突然间,以前与汤姆交往的细末小事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汤姆和他太太居住的是一幢整洁、宽敞的大房子。但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平日里在门前屋后与汤姆的邂逅,还是应邀到他家做客,我几乎从来未见过汤姆的太太。除此之外,汤姆家门前也很少有来访朋友所停留的车辆。出于对别人隐私的保护,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为什么”。直到有一回汤姆请我到他家喝酒,或许百利甜酒喝高了,老汤姆突然打开了话匣子。于是他对我说道:“我的妻子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但她退休后不甘寂寞,又在一家医院找到了一份天天上夜班的看护工作。太太清晨下班回家后,吃罢早餐倒头便睡,过的是‘昼伏夜行’的日子。我曾经多次劝说太太舍弃夜班的辛苦工作,老两口应该共同享受幸福的晚年,然而事业心极强的老伴儿根本听不进我的劝告。所以啊,我天天过的是‘单身生活’”。说完这些话,老汤姆一脸苦笑。汤姆接着告诉我说,只有当他把时间花在植树种花、打扫庭院时,他才感到生活的踏实和满足。长年的如此生活,老汤姆心中那有不郁闷的道理?久而久之,孤独便成了退休后汤姆的心病。严重的心脏病加上心理上的孤独,老汤姆终于熬不住了。某一天当他正在花园里辛勤劳作时,心脏病突发,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成功,我家的好邻居、老朋友汤姆就这样驾鹤西去了。

又是几年过去了,但妻和我还是会常常提起汤姆。后来我们得到了新的信息,说是汤姆太太早已辞去了夜班的看护工作,而他家的房子也进行了扩建和挑高。充足的居住空间为搬来与母亲同住的儿子提供了好条件。现在,汤姆太太和儿子一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想:如果老汤姆在九泉下有知,他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作者简介
龚如仲(英文名ralph),生于中国上海。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一系毕业,毕业后在铁道部援建坦赞铁路工作组任英语翻译(曾在非洲工作四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英语播音员、记者,外贸部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出口二处业务员、副处长,外贸部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驻美国公司总裁(处长)。2012年至2016年,台湾采薇出版社出版自传《岁月如重》《东西南北中国人---细谈如何在大陆做生意》《悠然时光》和《悠然时光---如仲诗语》。2018年4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悠然斋诗文选》,2018年9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花儿在身边开放》。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经典文学网特约作家、台湾采薇出版社顾问。世界诗会联合总会【北欧总社】、【好莱坞总社】常务总社长。

背景音乐简介:
班得瑞(Bandari)是瑞士音乐公司Audio Video Communications AG(简称AVC)旗下的一个音乐项目,其作品以环境音乐为主,亦有一些改编自欧美乡村音乐的乐曲,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是重新演奏一些成名曲目。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班得瑞
外文名
Bandari
职业
音乐
团队成员
Oliver Schwarz等
音乐类型
环境音乐,欧美乡村音乐
所属公司
Audio Video Communications AG

荐文:
世界诗人名人展总编辑老男孩
世界诗会常务主席郭丹(美国)
音乐:班得瑞(Bandari)《安妮的仙境》
制作: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