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园胡同
李曰明
大德园胡同是位于盖州南关钟鼓楼西侧的一个胡同。我生于斯,亦颇喜欢此名。
大德园胡同历史已久,盖州城的老人大都熟知。
其实古人与今人的信奉有所不同,按现代的话说,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不同;古人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谋不义之财。这也是其所奉行的行为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道德规范。
三十多年前,我在某企业做财务工作时,就曾随财务股长去过那,她家就住在大德园胡同第一个大门洞的院内,即我的出生地;她家是西厢房,三小间狭窄的小屋,一分为二,与邻人共住。我是否落草于此,不得而知。只是每每和母亲途经此处时,母亲便叮咛我,这个院是你的出生地,接生的是院内邻居老薛大嫂。母亲提及的“老薛大嫂”其子后来竟成了我单位的领导,母亲嘱我管他叫“老薛大哥”;当着诸多工友的面,我从未叫出口,仍称:“薛书记”。几年后改制转厂,薛书记仍当我的领导,成了薛厂长,主管厂供应、销售工作。在我的求助下,他无偿地帮我调转了工种,我摇身一变竟成了厂里管物的要员了。
我和母亲娘俩皆沾了薛家娘俩的光。那时人与人之间、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之间都相处的很好,人际关系简单,不像当下这么复杂,一切都用金钱来衡量。人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挚、淳朴、友善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蔚然成风,道德风尚备受追捧;社会上更无坑蒙拐骗、黄赌毒现象。不像当下有的人“无利不起早”,道德败坏,唯利是图,无德至极。
大德园,有德之人居之。当今立德树人,厚德载物之士乃大德之人。
这胡同内曾住着盖州乃至辽宁美术界泰斗级人物——王一鸣。他家与钟鼓楼毗邻,其画斋名为“古雪轩”。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盖县文联成立伊始,我便常去那儿混,结识了才华横溢、书画俱佳的一鸣老师。他那时是文联副主席,几年后,晋升主席、党组书记。曾就学、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师承著名画家郭西河先生。
一鸣老师一生艺术造诣成就很高,他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盖邑营川及省城,国家级会员、省级会员众多,为本城美术事业做出了贡献。尤善绘花鸟工笔画,年画、国画、人物画俱精。画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人们以获得他的画为豪、为荣。
后来我跟一鸣老师混熟了,常在一起聊天、饮酒,观他泼墨作画;人熟为宝,我便求他画作,几经苦讨,一鸣老师终于忍痛割爱,将他得意之作——一幅红楼十二钗之一的“探春”工笔仕女图馈赠于我,令我大喜过望,感激不已。
每逢年节,我便从箧中取出悬挂几日,视如珍宝;然后收藏起来,怕蚊蝇玷污。有一年春节,我们举家去姑家探亲,姑家人盛情相待,留宿未归,家便被盗。所幸一鸣老师的画仍在壁上,令我欣喜不已。后有人闻讯,愿出高价购之,其价在当时不菲,我不割舍,断然回绝。
我与一鸣老师之交,属君子之交,非利所驱。一鸣老师虽英年早逝,令人不胜嘘吁和遗憾,但其重德讲义,言必信,诺必兑的品德,人格魅力均被人称道,颂赞有加。在省内外尤在美术界更是有口皆碑,名声显赫。
我未曾给予一鸣老师些许报答,心中甚觉愧疚;惟一对得起一鸣老师的是在他遗体告别仪式上,文联主席读的悼词是由我撰写的,这也是我对一鸣老师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告慰!
大德园,曾留下一鸣老师一生探索艺术的足迹,曾留下母亲对我的殷殷叮咛,曾留下我诞生时的第一声哭啼……
作者简介:李曰明,盖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盖州市文化馆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