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自相遇的那一刻。
文:伊洛河畔(郝天禄)
原本我是不怎么相信缘份的,但自打喜爱赏石起,就觉得自己的每一方藏石,都像是有意与我相遇相识一样。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石缘吧!
记不起是哪年哪月的那一天了,城里办事,顺道去一石友店里喝茶。 闲聊间, 瞥见屋角散落些尚未配座的石头,远远望去,只觉得有方石头很是眼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近前细看,见此石型体扁平,轮廓椭圆,质地略显粗糙,基色是普通黄河石那种浅降红,其上着灰黑色的图案,就像那位画家随意涂抹了几笔,墨色淡雅,飘渺灵动。

拿湿布擦拭一番,就见墨色重了,图案愈加清晰,俨然一幅写意水墨画。在哪里见过这幅画呢?

蓦然,有记不得作者姓名的几句诗浮现眼前: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搖风。
惊起鸳鸯宿,水云缭乱红。
再看石面:右下大片墨迹状如荷叶,左边一弯扁舟随风摇荡,舟上美女低首回眸,两腮绯红。莫不是对影看妆缭乱春心?又或是惊了鸳鸯羞红脸庞?一阵胡思乱想,主人已连催两遍喝茶啦。
待起身就座,朋友笑道:去年石展,一外地朋友看上这块石头,价没谈拢。你既喜欢,也算是有缘,就再让点儿价给你吧!
那天回家已是傍晚,置石于案头,凝神观看良久,继而又闭目思衬……,恍惚中,自己仿佛执笔在手,轻润淡墨,就半张仿古宣上点点涂涂,同时又如醉如痴地自吟道:不羡邻家好颜色,砚底残墨亦风情。
后来,题名《采莲女》并附前诗发朋友圈分享,一才女朋友告诉我那是顾况的诗,顾况是李白的好朋友。又说还有晏殊一首词《越女采莲》很有味道,我这里顺带抄于大家品赏吧!
渔家傲 晏殊
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
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盏。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晚,回头欲去心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