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韵
文/侯万福
(原创 我的大学 2017-10-09)
立秋,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中国的传统历法,在世界上是独有的文化现象。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批准“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古代农耕社会,我们的老祖宗依据切身体会,细致入微的观察,将天文、物候、农事完美的结合,把一年分为四季,春夏秋冬,每季又分孟、仲、季三个时段;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个节气15日,报道着岁月气象行走的脚步。
时序由春开始,运行到冬,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记录和丈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每年进入八月,秋就露脸了。进入秋季,天地间充盈一种专属于秋天的成熟气息。金黄色裹装着硕硕果实,让人感到欣慰,而又踏实。
秋这个字,繁体的写法是穐,从禾从龟,禾是庄稼,龟是龟验。旧时,龟甲是用来卜筮征兆的。那时的人们以庄稼收成的多寡察知一年的得失,并预料下一年的运势。
在西周之前,只讲春和秋。孔子著述历史,以《春秋》命名。从春开始忙到秋,禾熟立秋,来兑现春天的承诺,在秋的结果中,去知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立秋,人们就看到了秋的韵。
秋风,秋色,秋水,秋月,秋光,暑热燥闷慢慢的消退下来。五谷,瓜果,菜蔬都熟了,在秋风中摇摆出各自的风情和色彩。大地山川愈加变的斑斓,乡野道旁,山上山下,树上叶子开始由绿变黄、变红,远远看去,层层尽染,犹如一幅油画似的。银杏树的叶子成了金黄色,风一吹,落在地上金灿灿的一片,满目金黄,给人满眼的欢喜。郭沫若先生说过,银杏是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树干高挺着。枫树、火炬树、黄栌、还有爬山虎,到了深秋开始变红了,红彤彤的,红的像火一样。如果下过雨,叶子愈加明澈,清净,绚丽,透出梦幻般的美。秋雨淅淅沥沥的声,打在叶子上,是轻轻的喃语,别有一番韵味。
秋穿过时光罅隙,晕染了季节的眉梢,秋天似乎就为诗人、画家而诞生,每一景每一物都蕴含着诗和画。
秋天,如诗、如画、如歌、如梦,自古就成了文人们笔下捕捉的具象。有写秋的浓艳,也有写秋的苍凉。古今文人都借秋风,秋雨,秋色,秋光,秋月来抒怀。
到了中秋,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这一天,月朗中天,圆圆金黄的月挂在天穹,月光泻在地上,人们吃月饼、赏月亮。古人、今人都把望月赏月当做一大乐事。唐人张九龄写下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维吟唱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宋人苏轼留下了“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与斗牛之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
在当代,毛泽东是诗人,是领袖,他笔下的秋,写的壮阔磅礴,写的豪情似火,荡气回肠。从诗中看到他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反映出诗人的人生之秋。
1925年,他独立寒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27年9月9日,他率部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罗霄山脉井冈山开辟了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赋词《西江月》:“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此后,他率领人民军队奋战二十余年,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历史和人民成就了这位诗人。1949年10月1日,又在秋季,他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庄严而又热烈的秋之韵。“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他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抒发着人生的价值取向,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观。
秋,历数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天气日渐变凉,农作物也随之收藏。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到了白露时节,人们喜爱的大雁,成群的由贝加尔湖飞到洞庭湖一带过冬,春天到了,又结伴北飞。湖南衡山有座回雁峰,据说北雁南飞的时候,看到这座山峰就不再往南飞了。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当今一首《鸿雁》,唱出了秋之韵,唱出了秋草黄,大雁南飞的动人景象。
在秋的季节里,人们品味着甘甜,在中秋的夜晚,人们追念着往日的非凡。
秋是一首诗,秋是一首歌。秋与春的耕耘相连,与收获同在,大雁飞向南方了,到春天又北飞了。
一年又一年,秋总是在收获着。
2017年写于仲秋
作者简介
侯万福,笔名夏厦,沙丁,1953年10月生,河北怀来县人。教授,教学名师。曾任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人文法律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导引》《哲学新视野》《分析与综合探微》《毛泽东的认识论》《大学生书法教程》等多部(篇)著作,文章。退休后,任河北省老教授协会理事,河北地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火巷口印记》《老龙潭情怀》《回望古城宣化》《微山湖上》多篇散文。并著有散文集《抱朴集》。

诵读者简介
玉华,河北怀来县人,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人世间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