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不懈努力 确保粮食安全【时评】
文/王世杰(陕西延安)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大国而言,确保粮食这条生命线的安全,不但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以及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和谐的重要保障,更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重大举措,使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然而面对可喜的发展成果,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清醒地看到诸如农业生产环境质量下降,农产品产量严重受制;经济复苏和快速发展导致粮食消费量大幅增加;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等等问题依然有所存在,农业农村建设和粮食生产向更高层次以及向纵深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一定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不容有任何的轻视和懈怠。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也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更谈不上经济的强劲、质量、持续发展。我们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就当然地成为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的保障。我们应该深深懂得,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安稳状况。一个国家的自立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粮食的稳定生产、农业的高度和深度发展。如果我们的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自足,过多依赖进口,必将受制于人,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只有在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温饱、穿衣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才能营造出社会和谐的氛围和局面,才能谈得上踏踏实实去实现党和国家制定的宏伟蓝图。

如何保障粮食生产,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如何让碗里装满自己的粮食,是摆在我们全体国民面前的重大课题。不仅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力增强全民族粮食安全意识,还要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和文化建设、坚持开展对农民多层次技能培训、完善农业保险与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武装和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优质粮食产品。同时,要建立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到农村发展创业、创新创造的扶持机制;完善国家种粮补贴政策执行机制,避免某些地方发放种粮补贴仅仅靠村干部造表上报,缺乏上级检查督察,以至有的地块早已改变用途或者荒芜,还在领取国家补贴的现象存在;利用合理政策建立留住人才、留住劳动力和吸引人才、吸引劳动力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们走进农村施展才能、开拓事业、实现抱负。
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我们绝不能将自己的饭碗放在他人的手上,而要自己牢牢地端住。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明白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百倍努力、常抓不懈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切实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微信公众平台《洛滨文学》总编,《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曾先后在数十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随笔、评论等千余篇(首)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因被转载见于全国著名或各大网站。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