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的记忆
故事要从我的童年说起,有一天家中突然来了一只流浪猫,是一只怀着孕的母猫。
母亲出于女性特有的怜悯之心,赶紧端来了一小碗剩菜剩饭照料它。自那以后,那只流浪的猫便成为了家中的一员,每天早上准点叫我起床上学,也曾在风雨中陪着我的母亲抢收麦子,有时我觉得它完全不像一只动物,更像是逝去的一位先人,放心不下这人间的亲人投胎而来。
还记得,暑假有一天我在田间玩耍,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条很粗、褐色的蛇,朝我吐着信子而来。那一刻,九岁的我惊恐万分,仿佛感受到死神的脚步在一步步在逼近。
绝望之间,我没有呼喊父母,因为他们早已去上班;我把最后呼救的希望寄托给了猫“奶奶”(因为那时家里最小的猫,论辈分已是她的孙女),我大声呼唤着“她”。
只见“她”从远处的稻田一路飞奔而来,闪电般的身影,仿佛早已预感到我正身处危险之中。
蛇望着“怒气”冲出的猫,猫紧盯着杀气腾腾的蛇,两个对手完全进入生死对决的擂台。只见蛇挺直脖子,拼命抬起了头,摇摆着身子,准备随时进攻的样子;而猫“奶奶”,将爪子全部亮出,身上的毛瞬间炸开了,像战士换上了威武的盔甲,嘴巴张开好大,喉咙里发着高亢尖利的“嗷呜嗷呜”声,并弓起了腰,准备随时扑过去。
时间,在那一瞬停止了,蛇已然忘却了我这个幼小的人类,只顾着眼前这只多管闲事的猫;而猫“奶奶”却大义凛然,完全做好了把生的机会毫不犹豫留给人类——我。
四周弥漫着紧张的空气,静的只听见我的心跳声,猫与蛇彼此僵持了约五分钟,蛇明显没有了刚刚的狠劲,也或许是猫的气场更强大,只见蛇缓缓低下头,一扭头朝着后面的稻田夺路而逃。
那一年,我九岁,经历了一次生死之交之后,我也深深地明白了这世间的友情是可以跨越物种的,只要你真心地对待与付出,就一定会收获到一份真挚的友情,一种生死不离的友谊,哪怕她只是一只流浪而来的猫!
十年过去了,流浪的猫早已完成了一只猫的使命,安详地睡在家门口那条小河边、我特意为她挑选的一处位于大树下的“墓地”里。十年后的我,却成了一个“流浪的人”,一个人背上行囊孤身前往了北方,带着儿时无数次憧憬的梦一起上路出发,从江苏到河北,从河北去北京,从北京转至湖北,再从湖北回到北京。历时十三年,最终结束了流浪,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回到了起点——江苏。
其实,流浪的主语——不只是属于猫、狗等小动物,流浪也适用于看似高贵的我们人类。人从何而来,是女娲用五彩天石捏造而来,或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而来,还是古猿从树上跳下、一路流浪而来。从你我赤身裸体、啼哭出生的那一天,流浪就紧紧尾随,外出求学、千里打工、寻觅真爱、结婚生子,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流浪,要么身体上,要么心灵上,要么就是在梦里。
流浪,是你我一生不变的剧情。有的人,在财富世界里流浪,忘却了儿时朝着蓝天许下的诺言;有的人,在权利衙门中流浪,贪婪着所谓步步高升的喜悦;有的人,在岁月长河间流浪,追问着人生为何而活的答案。
流浪,是从童年慢慢成熟至青年;流浪,是从故乡缓缓走向异乡;流浪,是独自从黑夜里走向光明昼渐长的身影。
高尔基幼年丧父,流浪打工,为了心中的文学之梦挑灯夜读。流浪,不是他想就此放弃,而是为了离文学更近一步。晋商四处经商,一路流浪,为了今天的一带一路拓荒向前。流浪,不是他们一心求财,而是为了世界文明更加融通。孔子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为了中国的千年道义传承流浪。流浪,不是他为了封侯拜相,而是为了坚守自己理想深处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一段人生都会经历流浪的岁月,或长或短。在流浪中,你会学会了独自面对困境;在流浪中,你会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在流浪中,你会发现一天一天正在经历蜕变的自己。
若向上天借一支时光的神笔,将这段看似苦难、痛楚、艰辛——流浪的记忆轻轻连接起来,你会发现,那恰恰却是你人生振翅高飞的轨迹。

作者简介:马毅平,1981年出生,江苏南通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助理员;2014年转业至南通市税务系统,多次荣获税务先进个人,在闲暇时光以笔为枪,以字为靶,戎装虽去,兵心依在,在税务系统、市级部门、地级电视台、报刊发表新闻稿、评论、散文、诗歌几十余首,《小城无言》、《新雁伴着爱向南飞》、《税 一生不变的恋》等多篇作品获奖。
